AI导读:

2025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减少1.09%,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72%,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尽管营收净利双降,但银行股股价接连创出新高。上市银行加速转型,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应对低利率低息差及宏观环境挑战。

  随着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财报全部出炉,行业整体经营挑战愈发凸显。据5月13日安永发布的《中国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业绩概览》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42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减少1.09%,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72%。同时,一季度末资产总额较2024年末增长3.94%;加权平均不良贷款率1.23%,较2024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37.99%,较2024年末下降1.98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净利润同比下降1.09%,较2024年一季度降幅扩大0.28个百分点,但不同类型银行出现分化。大型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1.90%,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0.29个百分点;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1.98%,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1.64个百分点;城商行净利润同比增长5.35%,增速同比放缓1.48个百分点;农商行净利润同比增长4.21%,增速上升2.65个百分点。

  在营业收入方面,42家A股上市银行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2%,其中大型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51%和3.91%,城商行和农商行同比分别上升2.96%和0.21%。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持续下降,比2024年同期下降了1.65%。

  银行业在进入低利率低息差的同时还面临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面对挑战上市银行一方面做加法,一方面做减法,积极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营收、净利双降,但在二级市场表现上,银行股股价却接连创出新高。截至5月13日收盘,据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银行板块整体上涨7.3%。

  政策支持明确,如近期发布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推动商业银行加速资金投放,提升银行股估值;高股息影响,在无风险利率下行环境下,银行股红利策略有效性凸显,由此导致险资、社保等长期资金加速增配银行股。2025年银行业预计经营稳定,净息差压力有望减小。

  此外,受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调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2024年上市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平均净息差为1.52%,较上年下降17个基点,已连续五年下降,最近三年净息差均低于2%。受净息差收窄影响,上市银行2024年度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20%,连续2年下降。

  当前低利率环境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期,银行业在进入“低利率、低息差”周期的同时,面临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为应对息差收入下降的挑战,2024年上市银行把握市场机会,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业务,持续推动综合化经营,做“加法”多元开源拓展非息收入,优化营收结构;做“减法”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

  数据显示,2024年58家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93%,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40%,较2023年度上升了2.96个百分点。同时,上市银行动态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2024年度上市银行存款付息率为1.82%,较2023年下降了15个基点。

  多措并举之下,2024年度上市银行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87万亿元,同比增长0.06%,净利润合计人民币2.22万亿元,同比增长2.42%。此外,上市银行全面加快数智化转型,已有25家上市银行在科技领域投入金额合计人民币1972.74亿元,金融科技人员数量较上年末增长11.84%。

  上市银行在科技投入上越来越注重投入产出比,以及科技与业务联动,从“重建设”转向“重效益”。2024年上市银行一方面通过加快数字金融创新,优化业务运营体系,提升银行的经营服务能力;另一方面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不断探索新兴技术在传统银行的应用场景与赋能机制。

  展望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银行需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应对来自金融科技公司等新兴业态的竞争压力。中国经济将继续回升向好,上市银行也将面临更多机遇,但不确定性和挑战犹存。上市银行需紧跟政策导向,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中,加速转型,寻求业务发展新突破。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