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倒挂”现象频现,优化存款结构成关键
AI导读:
近日,上海、广东、山东等地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并出现存款利率“倒挂”现象。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在于优化存款产品结构,推动存款成本下行。未来,利率“倒挂”现象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大概率是阶段性现象。
近日,上海、广东、山东等地多家中小银行发布下调存款利率公告,引发市场关注。此番调整后,多家银行出现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即三年期存款利率高于五年期存款利率,或二年期存款利率高于三年期存款利率等。
“根据LPR定价利率和资金市场利率变化,结合我行存款产品结构,自5月13日起,我行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由1.85%下调至1.70%,半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1.90%下调至1.75%。”5月13日,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发布公告称。调整后,该行半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于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显示存款利率结构的调整。

除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之外,近日,山东沂南蓝海村镇银行、深圳罗湖蓝海村镇银行、乌鲁木齐县利丰村镇银行、广东清新农商行等多家中小银行也下调了定期存款利率,并出现了存款利率“倒挂”现象。
山东沂南蓝海村镇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从5月9日起调整部分人民币存款利率,调整后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0个基点。乌鲁木齐县利丰村镇银行和广东清新农商行也发布了类似的调整公告,均显示出中短期存款利率高于长期存款利率的趋势。
通常情况下,银行定期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然而,当前这一传统认知被打破,银行业频频出现中短期存款利率高于长期存款利率的现象。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此举在于优化存款产品结构,推动存款成本下行,强化资产负债管理。
此外,也有观点认为,近年来居民储蓄意愿增强,存款增速呈现“定期化、长期化”的趋势。为了控制长期存款规模,提高资金的流动性,银行降低了长期存款利率,以引导居民减少长期存款,增加短期存款。
分析人士指出,银行为了保持净息差水平,会继续采取灵活的资产负债配置策略。中信证券研报预测,今年二三季度可能再度迎来存款利率调整。
对于未来趋势,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利率“倒挂”现象短期内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从长期来看,这大概率是阶段性现象。资金长期收益预期上升时,银行会适时调整策略。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建议,中期资金可分散存入1年期存款,增强资金调度灵活性,或者采用“台阶存钱法”,既能赚利息又方便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