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环比下降,但回暖迹象已现
AI导读:
2025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环比下降约8100亿元,主要受银行流动性压力和债市回调压力影响。但进入4月以来,理财规模已呈现回暖趋势,预计二季度将重拾升势。固收类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含权理财表现依然疲软。
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存续银行理财产品4.06万只,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理财产品规模总体平稳。但值得注意的是,与2024年末相比,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减少约8100亿元。这一变化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一季度理财规模增长动能趋缓,主要受银行流动性压力以及债市回调压力影响。同时,理财收益表现不佳也制约了规模扩张。然而,进入4月以来,理财规模已呈现回暖趋势,预计二季度理财规模或将重拾升势。
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环比下降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存续银行理财产品4.06万只,同比增加0.67%;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加9.41%。其中,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比高达88.33%。但环比来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缩水约8100亿元。
理财产品存续情况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
中信证券研究人员表示,2025年一季度理财市场整体景气度低迷,债市波动较大导致理财收益率下滑,进而影响理财规模扩张。此外,市场资金面偏紧也加剧了银行吸储压力,对理财规模增长构成一定制约。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一季度理财规模呈现先扬后抑态势:一方面,受理财收益率影响,春节后流动性趋紧,市场利率上行;但3月中下旬央行政策调整,理财净值回升,收益率呈现积极变化。另一方面,季末“理财回表”操作导致规模明显下降。
“季末‘理财回表’进一步放大了规模波动。”某国有行理财公司负责人表示,“为加强流动性管理、平衡资产负债表,银行通常会在季末将部分理财资金转回表内存款。”
固收类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
从理财产品类型来看,固收类产品占比持续上升,含权理财表现依然疲软。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8.33万亿元,占比达97.22%,较去年同期增加0.57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2万亿元,占比为2.47%,较去年同期减少0.44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规模较小。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银行渠道对理财产品短期业绩确定性要求较高,含权理财仍面临挑战。展望后市,中金公司等机构表示,随着市场环境改善,理财规模有望稳步增长。
王一峰预计,二季度理财规模将再度扩张,4月理财规模有望稳定在30万亿元以上。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持乐观态度,他认为2025年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有望突破32.5万亿元。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