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受多重因素影响,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频繁下调,涉及顺德农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等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理性看待业绩比较基准的调整,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受底层资产收益率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近期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频繁下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2月28日,顺德农商银行宣布,自2025年3月13日起,将调整两只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从2.00%-2.50%和2.20%-2.70%下调至2.00%-2.30%和2.10%-2.40%。此前,哈尔滨银行也公告称,将自2025年3月12日起,下调两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幅度较大。

绍兴银行、南银理财、东莞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相继宣布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其中,绍兴银行对金兰花系列开放式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了调整,南银理财则对多款理财产品进行了批量调整。

此外,中邮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等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对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了密集调整。中邮理财先后发布公告,将多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了下调,调整幅度较大。兴银理财也宣布将多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涉及多个产品系列。

业内人士指出,业绩比较基准是产品管理人设定的投资目标,并不能与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划等号。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应综合评估产品风险级别、性质、投资策略、投资期限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同时,也可关注该产品或同系列产品的历史收益率、过往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达标率等,以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此次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密集下调,反映了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投资策略的调整。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理性看待业绩比较基准的调整,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