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存款门槛提高
AI导读:
进入4月以来,多家银行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不仅利率下降,且额度紧张。部分银行可利率上浮的3年期定存门槛提高,5年期特色定存消失。央行数据显示,人民币存款增长放缓,银行业负债端压力持续凸显。
“目前没有5年期的(可利率上浮的)定期存款。”进入4月以来,家住北京的阿玲从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口中得知: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不仅利率下降,且如果不想按照挂牌利率“贴地”存入,额度要靠“抢”。
阿玲咨询一圈下来发现,部分银行可利率上浮的3年期定存门槛已经提高到20万元甚至更高,5年期的特色定存则直接“消失”。
正如阿玲的感受一样,据第一财经了解,在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背景下,定期存款期限利率倒挂、额度紧张逐渐变得不再新鲜。近期,越来越多的银行提高3年期定存门槛,甚至逐步取消了对5年期定存的利率上浮,50元起存的普通定存只能按照挂牌利率存入。这一趋势加剧,利率倒挂现象也更加凸显。
央行最新披露的金融数据显示,3月,人民币存款增长4.25万亿元,同比少增5500亿元。去年以来,存款流失给银行业带来的负债端压力持续凸显。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息差压力下,考虑到存款挂牌利率下行空间逐步收窄,负债端的结构调整和精细化管理还会持续。
降利率、提门槛
考虑到市场竞争和产品吸引力等因素,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执行利率会在挂牌利率基础上进行一定幅度上浮。随着息差压力倒逼银行降成本,不少银行开始调整不同期限“特色存款”的利率上浮幅度,“补短控长”导致期限利率倒挂现象增多。
相比存款利率下调节奏靠前的国有大行,股份行及地方中小银行仍有不同程度的利率优势。不过,近期,记者以储户身份从北京地区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各银行不同期限、不同起存金额的定期存款利率分档更加精细,也更加复杂。利率进一步下调的同时,起存门槛大幅提高。
这其中,中长期存款仍是主要调整对象。比如,不少银行可进行利率上浮的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不仅不如1年期、2年期品种利率高,额度也普遍紧张。
据光大银行北京地区某支行工作人员介绍,自3月中下旬起,该行3个月期以上的可进行利率上浮的定期存款多数提高了起存门槛。平安银行北京地区某支行工作人员也介绍称,该行近期在下调中长期定存执行利率的同时,调高了起存门槛。
不只是利率下调,越来越多的银行不再对5年期定存产品进行利率上浮。北京银行北京西城区某支行工作人员也表示,该行近期开始将5年期定存利率按照挂牌利率执行。
随着多轮存款利率下调后,国有大行3年期、5年期定存挂牌利率降至1.5和1.55%,股份行也逐步接近这一水平。目前,招商银行3年期、5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为1.5%、1.55%;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3年期、5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为1.55%、1.6%。
存款搬家结构性缓解
事实上,去年以来,在存款利率下调、手工补息被叫停、同业存款新规等持续影响下,银行业缺负债问题持续显现。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在这一背景下强化负债端管理,一方面反映了持续的息差压力;另一方面也有望间接推动资金更多流向消费及投资领域。从央行数据来看,经历了去年的大幅波动,今年以来,银行业存款开门红取得了完美收官。
今年以来,单月新增存款均保持在4万亿元以上,一季度合计新增存款12.99万亿元,相比去年一季度多增1.75万亿元。居民和企业存款仍是人民币新增存款的主力部门。
财报数据显示,去年六大行公司存款合计减少超万亿,个人存款增加约7.5万亿元。股份行方面,目前已有数据的9家股份行去年个人定期存款增加8007亿元,较上年缩水过半。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