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银行入华百年,见证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绿色与科技变革
AI导读:
华侨银行入华百年,见证中国金融市场变迁,强调国际化、绿色和科技三大关键词。通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可持续金融和AI赋能金融,助力大中华区和东盟地区金融贸易往来。
19世纪,一艘艘中式帆船往来于南洋与中国闽粤一带,是福建商人最早出海开拓市场、发展贸易的纽带。如今,这些帆船的形象虽已仅存于影片中,但华侨艰苦创业与坚韧不拔的企业家精神传承至今。中国企业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扬帆远航,中国与东盟的往来络绎不绝。
华侨银行入华百年,见证中国金融市场变迁。1925年,华侨银行前身之一的和丰银行在中国厦门设立了内地第一家分行,华侨银行已经不间断地在中国运营了一个世纪,成为1949年后在中国大陆连续经营的四家外资银行之一。如今,华侨银行在中国内地共计14个城市设有15家分支机构,覆盖上海、苏州、绍兴、深圳、广州等核心城市。
站在下一个百年征程的起点,华侨银行集团首席执行官黄碧娟接受了专访。她表示,大中华区是华侨银行的第二大核心市场,华侨银行将坚定不移地深耕中国市场,积极推行“集团一体”战略,持续助力大中华区和东盟地区的金融贸易往来。
黄碧娟指出,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分别是国际化、绿色和科技。她强调,中国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国际化”。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金融机构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数据显示,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同时,华侨银行是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会员之一,积极参与市场交易,助力人民币跨境应用。
绿色金融也是华侨银行的重要战略。黄碧娟透露,华侨银行从2018年开始发展可持续金融,并在2022年正式加入联合国净零银行联盟,承诺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在科技方面,黄碧娟认为,科技赋能金融是未来的趋势。华侨银行通过AI赋能客户服务、内部产品和AI企业,提供全流程的金融服务。从2019年至今,华侨银行的科技投入已超过5亿新币。
华侨银行见证了中国新行业、新经济企业的发展,成立了服务新经济行业的团队,相关业务呈现了非常高速的增长。
黄碧娟表示,东盟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华侨银行通过“集团一体”战略,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帮助东盟企业“走进来”。2023年,华侨银行明确了“大中华-东盟地区”战略重点,并提出了“2025年之前创造30亿新币新增收入”的目标。
华侨银行的业务已覆盖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东盟十国中深度覆盖了八个国家,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在接受采访的当天,黄碧娟表示,华侨银行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关键在于“稳健”。她强调,银行要坚守客户服务、夯实股本和人才的稳定发展三个方面,共同为客户提供可持续的服务。
华侨银行将始终坚持“成为亚洲领先的金融服务合作伙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一使命,支持大中华与东盟地区的投资、财富管理与贸易流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