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发布大股东增持公告,包括华夏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等,传递股东对公司的信心。同时,多家上市银行还公告了估值提升计划,旨在提升公司投资价值。这些举措对稳定股价和大盘走势具有积极意义。

近期,市场形势多变,A股出现大幅波动。为了传递股东对公司的信心及对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华夏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成都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发布大股东增持公告,其中,浙商银行为高管个人增持。

银行增持行动频频

华夏银行最新宣布增持计划,4月9日公告显示,部分董事、监事、高管及业务骨干计划增持不低于3000万元股份,基于对本行价值的认可及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增持不设价格区间,期限为6个月内。

邮储银行控股股东邮政集团8日增持1991.02万股A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总股份的0.02%。光大银行也公告称,控股股东光大集团拟12个月内增持该行A股股份,传递对该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成都银行公告称,成都市国资委作为实际控制人,坚定看好资本市场前景,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增持成都银行A股,传递对成都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此外,浙商银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管也计划增持不少于2000万元A股股份。排排网财富研究员表示,银行增持计划主要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前景的信心,对稳定股价和大盘走势具有积极意义。

银行估值提升计划出炉

除了增持,多家上市银行还公告了估值提升计划。杭州银行审议通过了估值提升计划,旨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进业务转型发展,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浙商银行在估值提升计划中表示,将持续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上海银行也表示,将围绕提升经营管理、稳定分红预期等措施,推动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

重庆银行称,将持续聚焦高质量发展,细化落实估值稳定措施。2025年第一季度,重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5.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0%;实现净利润17.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3%。

中泰证券分析师指出,“对等关税”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体现在经济、政策、投资层面。但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中国银行业风险抵补能力仍较为充足,行业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均位于历史较高水平。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