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ATM存取款服务持续收紧
AI导读:
招商银行正式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需持实体银行卡办理相关业务。近一年来,已有超过50家银行陆续停止无卡存款、无卡取款等业务。这一变化是出于反诈压力、运营成本及合规考量。未来,ATM机存取款服务可能进一步收紧。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4月9日,招商银行正式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客户需持实体银行卡办理相关业务,这是其此前公告中的内容。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已有超过50家银行陆续宣布停止无卡存款、无卡取款、二维码扫描取款等业务。
分析指出,在反诈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无卡存取款业务身份验证安全性较低,加上营运和合规成本的综合考量,停止相关业务已成为银行的普遍选择。ATM存取款服务正持续收紧。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从去年年初开始,包括国有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地方银行在内的超过50家银行,已陆续收紧了ATM存取款服务。但各家银行尺度不一,有的银行停止了无卡取款服务,保留了刷脸或二维码取款服务,有些银行则选择关闭非银行卡存取款服务。
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于2024年4月17日起暂停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现功能,客户需通过ATM扫码或插卡操作。随后,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等也相继跟进,停止或调整了相关服务。
从需求侧来看,移动支付和数字人民币的普及使得ATM机等现金交易使用场景越来越少。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ATM机具数量已连续五年下滑,降幅约26%。同时,非现金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也持续增长。
此外,ATM机的运营成本高居不下,特别是离行式ATM机需要专门的团队运营维护,成本非常高。更重要的是,无卡交易无法核查持卡人身份,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灾区”。
面对需求、成本和合规的共同考量,非银行卡ATM机交易收紧是大势所趋。招商银行此次调整可能意味着ATM机存取款服务将进一步收紧,未来银行可能仅保留刷脸存取款甚至仅保留银行卡存取服务。
不过,这一变化也引发了一些网友的担忧,他们表示在遇到需要使用现金而又没有银行卡的情况下,ATM机存取款可能会相对不便。但专家指出,从技术层面看,扫码存款等业务采用的身份验证方式安全性较低,是银行调整相关业务的重要原因。客户对于无卡存取款业务的总体需求不大,调整这项业务对银行造成的影响有限。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