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外部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迎来股东“真金白银”的信心投票。4月8日,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称获得股东公司增持。面对外部贸易摩擦压力,机构分析认为,银行股的高股息与防御属性或成资金“避风港”。多位分析师建议积极关注银行股的投资价值。

在外部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迎来股东“真金白银”的信心投票,显示出银行业稳健发展的潜力。

4月8日,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成都银行等相继发布公告称获得股东公司增持,并表示这是股东对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此举不仅传递出股东对银行长期价值的肯定,更释放出稳定资本市场的积极信号。

面对外部贸易摩擦压力,机构分析认为,银行股因其高股息与防御属性,或将成为资金的“避风港”。叠加政策宽松预期,银行板块的估值修复空间值得期待。

国资股东表态“长期护航”

邮储银行4月8日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邮政集团已增持该行1991.02万股A股股份,并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此举旨在提升投资者信心,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同日,光大银行也发布公告,其股东公司中国光大集团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该行A股股份,以支持该行高质量发展。

此外,中小银行也有股东增持的消息。成都银行发布公告称,成都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两家企业计划增持该行A股普通股,以支持其高质量发展。

近期,上市银行频频被增持,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股市承压的背景下,上市银行获得股东公司增持,具有重要的政策引导意义。同时,大股东增持银行也提振了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称,预计我国资本市场将在短期情绪宣泄后出现反弹。当前市场的估值处于有利位置,一些优质股票的估值更是处于历史低位。

银行股成避险优选?

中泰证券研究认为,“对等关税”政策对银行业带来一定挑战,但总体影响可控。在政策宽松预期下,银行股的红利价值更加凸显,成为市场避险的优选。

对于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多位分析师给予认可。他们建议积极关注银行股的投资价值,特别是高股息的大型银行和拥有区位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

杨德龙建议,投资者应对优质中国资产保持信心和耐心,持有优质资产是应对市场波动的最佳策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