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出于风险控制考量
AI导读:
招商银行宣布将于2025年4月9日起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多家银行此前已停止无卡存取款业务。此举主要是出于资金安全的考量,旨在平衡安全性和便捷性。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催生更安全的无卡化方案。
近日,招商银行发布通告称,为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该行将于2025年4月9日起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多家银行此前已停止无卡存取款业务。
多位专家认为,银行调整无卡存取款服务主要是出于资金安全的考量,旨在平衡安全性和便捷性。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可能会诞生更安全的无卡化方案,但在现阶段,持卡交易仍是主流,用户可以转向手机银行、数字支付等替代渠道。
无卡存取款业务“踩刹车”
随着移动支付逐渐普及,银行卡和现金使用频率大大降低。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大厅内正在办理业务的周先生表示:“我出门一般只带手机,确实很少会随身携带银行卡。”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少数银行ATM机尚可支持无卡扫码存款服务,但有一定限制。例如,招商银行用户可以通过掌上生活或招商银行App扫描ATM机上的二维码办理,但对存、取款次数均有10次的次数限制,存款单笔限额1万元,日累计限额为3万元,取款次数单日限额为2万元。

图片来源:记者通过招商银行App扫码后的画面
招商银行深圳分行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过几天扫码存款业务就要取消了,以后来银行办业务一定要带银行卡。如果实在没有带卡,也可以取号找人工办理。不过,招商银行的ATM机还有刷脸取款和手机Pay取款等功能,支持无卡取款。
自2022年起,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就已停止ATM机二维码存款功能。去年以来,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相继停止无卡取款功能。
出于风险控制考量
银行收紧无卡业务主要是出于风险控制。过去频频出现用虚假二维码盗刷银行卡等事件,无卡存取款虽然便捷,但存在安全隐患。业内人士认为,银行业务的调整也与近年来对反洗钱加强监管有关,无卡存取款业务的身份验证机制相对薄弱,会增加反洗钱监控难度。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无卡存取款技术安全性低,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电信诈骗的“后门”。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银行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主要是为了更好防范风险,保障客户资产安全。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建议,银行可以通过提供更安全的替代方案来提升安全性,如多家银行已上线的声纹密码存取款服务,还有掌静脉识别、虹膜认证等生物识别技术也正在研究当中。
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安全是一切金融业务的根基。各家银行应加大对技术安全的投入,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保障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向客户宣传数字化金融服务的安全使用知识,提高客户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