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利率急刹车,银行防范风险新举措
AI导读:
3%以下的消费贷“白菜价”被紧急叫停,多家银行已陆续收到通知,暂停配发低利率消费贷利率优惠。此举旨在避免无序竞争,防范银行经营风险,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投机领域。同时,银行需努力寻找新的信贷需求场景,扩大消费贷款覆盖面。
3%以下的消费贷“白菜价”被紧急叫停,3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银行业人士处证实,多家银行已陆续收到通知,暂停配发低利率消费贷利率优惠,有的甚至已经着手调整宣传物料与申请页面。
这一举措背后,消费贷利率从“3”字头降至“2”字头,部分城商行叠加补贴后甚至触及2.4%的“地板价”,但过低的利率也带来了一系列潜在风险。看似诱人的低利率背后,银行经营风险加剧,“套利者”更是趁虚而入,若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等投机领域,将干扰宏观调控效果,削弱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低利率被“叫停”
近年来,消费贷市场发展迅猛,贷款利率一再下探。然而,过低的利率水平极有可能导致银行赔本经营,给银行的稳健运营带来潜在风险。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银行业人士处获悉,“暂停配发低利率消费贷利率优惠”属实,监管此举旨在避免无序、无底线的消费贷价格竞争。
一位股份制银行个贷部门人士表示,从实际市场情况来看,当下部分银行消费贷款利率已低于3%,监管引导消费贷市场回归理性在预期之内,过低的消费贷利率使得银行资金成本与收益倒挂,长期来看难以为继。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过低可能产生负面作用,如让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盲目申请加重个人债务负担,或导致消费贷款被套用、挪用,违规流入资本市场、理财市场等。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也指出,监管此次对消费贷利率价格的直接约束,表明银行机构消费贷竞争需以商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常态化利率价格战不可取。
余额猛增之后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个人住房贷款增长乏力,消费贷逐步成为各家银行发力的重点。2024年,消费贷的利率优惠席卷行业,优惠券、团购、限时折扣等方式吸引着借款人眼球,也让不少商业银行消费贷余额规模快速攀升。
六家国有大行中,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的消费贷款余额均出现大幅增长。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消费贷余额也呈现显著增长。
然而,消费贷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零售信贷资产质量风险也不容忽视。多家银行管理层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提到了零售信贷资产质量风险上升的压力。
寻找增量“蛋糕”
在低利率诱惑下,一些“套利者”通过虚假交易等手段套取消费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股市等领域,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银行停发3%以下利率消费贷,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对窗口指导的响应,另一方面也旨在为保持合理净息差预留空间。
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表示,监管此举或是为保证银行在消费贷业务方面的利润率,防止内卷式竞争。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也认为,此举主要是为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通过限制过低利率,缓解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银行在消费贷领域竞争激烈,许多银行都在拼价格、抢份额,但实质上还是在切分现有的“蛋糕”。下一步,银行需要努力把“蛋糕”做大,通过细分市场、差别化定价挖掘潜在增量客户。
盘和林认为,现阶段银行缺乏多元化业务,尤其是创新业务。银行要走出差异化道路,就要积极挖掘新的信贷需求场景,与消费、线上平台结合,为银行信贷业务提供新的增量。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