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市银行陆续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分红金额高达数百亿元。银行面临股东回报与业务发展的平衡挑战,需创新资本补充工具,进行精细化息差管理。中小银行在分红与资本补充之间面临更大挑战,监管部门应出台更具体的资本补充方案。

  当下,上市银行正在陆续发布“2024年成绩单”,不少银行同步披露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分红金额高达数十亿元、上百亿元甚至数百亿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些大手笔分红不仅体现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引发了关于股东回报与银行业务发展平衡的讨论。

  截至3月27日,已有8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其中交通银行、重庆银行等预计分红比例在30%以上。然而,受经营压力、资本补充需求等因素影响,部分银行的现金分红比例预计不足30%。

  在稳定分红比例以强化市值管理的同时,银行也面临着息差收窄、资产投放与资本补充渠道受限等挑战。业内人士指出,银行需要创新资本补充工具,提升资本积累能力,并进行精细化息差管理,以在股东回报与自身业务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目前,8家银行发布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包括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国有大行,以及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股份行。其中,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重庆银行等预计分红比例超30%。招商银行更是以35.32%的现金分红比例,略高于2023年度的35.01%。

  以招商银行为例,该行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504.40亿元(含税)。然而,分红消息公布后,招商银行股价出现波动,跌幅超过5%。

  此外,国务院印发的相关意见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实施风险警示。这一政策背景也促使银行在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时更加谨慎。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高分红虽能提升市值,但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可能会影响内源性资本增长。因此,中小银行在分红与资本补充之间面临更大挑战。数据显示,中小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普遍低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行。

  为应对这一挑战,银行需要综合发力,既要创新资本补充工具提升资本积累能力,又要进行精细化息差管理。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出台更具体的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方案,以缓解其资本压力。

  总之,随着银行业竞争加剧和监管政策趋严,银行需要在股东回报与业务发展之间找到更加合理的平衡点。通过创新资本补充工具、精细化息差管理等措施,银行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