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助力消费潜力释放
AI导读: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披露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情况,政策将于2025年9月实施,涵盖日常及重点领域消费,助力激发消费潜力。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8月13日陆续发布公告,披露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情况,并表示贷款贴息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农业银行已于8月12日公告上述内容。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将确保财政贴息的政策红利直达广大消费者,为激发消费潜力贡献金融力量。自2025年9月1日开始,针对符合政策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财政贴息工作。
多家银行都明确,在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业务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请消费者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谨防不法分子以各种形式进行诈骗。
8月12日,财政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此后,多家银行迅速响应,明确将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落实贴息,并提到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将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实施。贴息范围涵盖单笔5万元以下的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则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服务领域。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