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多家银行积极响应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消费金融新政”,纷纷上调互联网消费贷款额度上限,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提高了消费贷款额度,并延长了贷款期限。此举旨在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提振消费。

3月25日,界面新闻获悉,近期,多家银行积极响应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消费金融新政”,纷纷上调互联网消费贷款额度上限,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中国银行率先行动,将“中银E贷”产品的最高额度从20万元上调至30万元,同时将“随心智贷”产品的最高额度从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并将贷款期限从最长3年延长至5年。工商银行紧随其后,将“融e借”产品的最高额度提高至3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可达7年。招商银行也不甘落后,将“闪电贷”产品的最高额度从20万元上调至30万元,并将贷款期限延长至最长7年(84个月)。

这一系列调整的背后,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该通知包括增加消费金融供给、优化消费金融管理、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加强消费金融风险管理、优化消费金融环境等多个方面,旨在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提振消费。

通知明确指出,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还款能力和风险情况,实施差异化授信。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同时,针对有长期消费需求的客户,商业银行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也可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些调整对借款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意味着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贷款额度和更长的还款期限,从而更好地满足大额消费需求和长期资金安排。然而,最终审批的额度仍需依据借款人的信用记录、负债情况等因素综合评定。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