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卡业务加速调整,战略转型步入新阶段
AI导读:
随着行业转型步伐加快,信用卡业务步入深度调整期,多家银行主动对信用卡分中心机构进行优化调整。今年以来,已有十余家银行信用卡分中心终止营业,反映了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业内人士指出,这是信用卡业务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经营的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庞成广州报道
随着行业转型步伐的加快,信用卡业务已步入深度调整期,多家银行正积极对信用卡分中心机构进行优化调整。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牡丹江监管分局已正式批复同意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牡丹江分中心终止营业,标志着这家行业领军企业正主动迈出战略转型的重要步伐。与此同时,交通银行今年已关闭8家异地分中心,成为本轮调整中动作最大的银行。此前,蒙商银行自2023年6月起已陆续关闭呼和浩特、呼伦贝尔等地分中心,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机构也相继采取了类似措施。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十余家银行的信用卡分中心停止了营业。这一趋势反映了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的战略选择。
业内人士指出,信用卡分中心的撤并与业务的转型需求紧密相关。自2023年至2025年,银行调整信用卡分中心的步伐明显提速,仅今年前三个月就有超过十家分中心被关闭。这一变化与信用卡行业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经营的趋势高度契合。
随着分中心的逐步关闭,信用卡业务的管理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交通银行等银行机构已将原有分中心的业务转由当地分行统一管理,推动持牌专营向属地分行经营模式转型。以广发银行为例,牡丹江分中心终止营业后,其属地信用卡业务将由牡丹江分行主导,实现与零售金融、财富管理等板块的资源整合。
从业务整合的效果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分行网点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二是属地化经营有助于银行更全面地掌握客户信息,打破信息、数据等管理壁垒,为信用卡经营提供有力支持。
尽管当前信用卡行业面临多重挑战,但作为银行零售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信用卡的战略地位依然稳固。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的调整是战术性收缩而非战略性撤退,实质上是资源投入区域结构和方式的优化,旨在推动银行的整体零售转型。在行业转型的背景下,银行通过业务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将有效提升服务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使信用卡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中发挥更大作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