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科创债持续放量,全市场已发行387只,规模超5800亿元。银行成主战场,中小银行加入发行大军,发行利率整体偏低,多数在2%以下,凸显融资成本优势。

  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落地,快速生花。

  数据显示,自5月份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以来,各类主体发行的科创债持续放量。截至6月30日,全市场已发行387只科创债,发行规模超5800亿元。且在低利率环境和政策支持下,科创债的票面利率都相当“划算”,多数债券的利率都在2%之下。

  中小银行加入发行大军。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创债有关事宜的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对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提出多项重要举措。

  银行成为科创债的主战场。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银行新发科创债整体规模超过2200亿元。具体来看,国家开发银行合计发行200亿元的科创债。工、农、中、建、交等5家国有大行科创债发行规模合计约为1100亿元,占银行科创债发行规模的近50%。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方面,6家银行已发行科创债,总计发行规模为450亿元。

  进入6月,除了大行之外,发行主体也扩展至中小银行。数据显示,6月,科创债发行主体加入了重庆银行、南京银行等中小银行。6月19日,湖州银行发行2025年科创债规模为5亿元,发行主体评级AA+。甬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郑嘉伟认为,中小银行通过发行科创债,一方面可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负债成本,更好地支持地方科技企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

  发行科创债的银行普遍将募集资金投向科创领域。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科创债是金融工具与产业政策的深度融合。发行利率整体偏低,在低利率环境和政策支持下,此轮科创债的发行利率相当“划算”,多数债券的利率都在2%以下。

  如2025年6月26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利率1.47%。5月底,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完成发行,发行规模8亿元,发行利率1.45%。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表示,多只科创债发行利率创发行人自身债券发行票面利率历史新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认为,从银行发行的科创债来看,政策性银行的发行利率最低。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