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春招:金融科技人才成“香饽饽”
AI导读:
2025年银行春招中,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招聘人数超1.5万人,金融科技人才备受青睐,大数据、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更受欢迎。银行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近日,全国各大银行陆续启动春季校园招聘(以下简称“春招”)。整体来看,2025年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仍是春招中的“揽才”主力军。据统计,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国有大行2025年春招计划招聘人数超过1.5万人。
然而,与往年相比,银行春招的需求有所调整。多家银行对金融科技人才表现出浓厚兴趣,且招聘岗位中的“AI”元素明显提升。拥有大数据、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更受欢迎。
大数据、计算机专业备受追捧
工商银行2025年春招特别设立了“科技菁英”岗位,旨在为其境内分行和科技类直属机构选拔产品研发、用户研究、大数据研究等领域的科技专业人才。该岗位强调“金融+科技”的双重背景,主要招聘计算机、电子信息、数学、统计学等信息科技、数理统计类相关专业人才。
此外,工商银行还为该岗位构建了“入职引导+专业进阶+项目实战”的培养体系,分为研发经理和产品经理两大方向,旨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实战型的“科技菁英”队伍。研发经理方向专注于新技术研究、应用研发、系统开发、信息安全等领域;产品经理方向则侧重于数据挖掘、建模分析、产品设计、项目管理及互联网金融营销支持等方面。
农业银行数据中心作为金融科技前沿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在2025年春招中计划招聘13名信息技术工程师,主要负责信息系统运维保障和基础架构规划建设工作,涵盖机房、网络、云平台、数据库、中间件、信息安全等专业领域。
中国银行银行卡中心、软件中心、集约运营中心等总行直属机构也对金融科技人才表现出强烈需求。中国银行2025年春招信息显示,其银行卡中心、软件中心、集约运营中心等多个部门正在招聘金融综合、信息科技、集约运营业务、运营科技支持等岗位人员。
建设银行2025年春招信息显示,该行的北京市分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辽宁省分行等多个分支机构正在招聘科技类专项人才。如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科技类专项人才岗位,特别注明“有项目开发、数据分析等相关实习经历者优先”。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也积极参与春招,争夺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例如,平安银行南昌分行春招培训生岗位要求经济学、管理学、数学、计算机等专业或复合知识背景者优先。杭州银行总行信息技术部培训生(数据研发方向)则要求应聘者主要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应用统计等相关专业,并熟悉Python/Java/SQL等数据处理语言。
复合型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受访者普遍认为,银行业对大模型、大数据等“AI”方向的科技类人才需求高涨,这反映了银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转型发展的趋势。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当前银行业招聘的结构性变化体现在传统业务岗位缩减与科技岗位扩张。一方面,柜员、审计等岗位因网点智能化和业务流程自动化而持续减少;另一方面,科技岗位正逐渐从单纯的技术实施向业务融合方向转变,因此人才需求也在增加。此外,大模型等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新的人才需求,推动了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复合型岗位的发展。
“当前银行正加速数字化转型,对科技、数据和数字化运营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同时,复合型人才需求持续增长,银行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过硬的人才,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推动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对《证券日报》说。
“未来,银行业既需要维护其传统核心系统,又需搭建适应开放银行、智能风控等新场景的技术底座,因此具备广泛适应性的IT人才仍是关键支撑。”薛洪言认为。
叶银丹表示,未来银行人才岗位需求将呈现以下趋势: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银行对科技、数据和数字化运营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一是具备科技视野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将备受青睐;二是随着银行国际化业务的拓展,对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人才需求也将增加;三是银行将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内部培训计划等方式,积极构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业务升级和市场竞争的需求。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