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春招AI人才成香饽饽,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
AI导读:
随着2025年春招大幕的拉开,银行对AI人才的争抢愈发激烈。从国有大行到中小银行,纷纷推出AI相关岗位,涵盖技术研发、数据分析等领域。AI已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之一,未来将从后台辅助转变为前台决策。
当人工智能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之一,相关专业人才愈发受到关注。随着2025年春招大幕的拉开,银行对AI人才的“争抢”大战愈演愈烈。从交通银行计划揽入AI高级专家,到招商银行欲培养数字金融AI专家,再到成都银行开出高薪吸引AI高层次人才,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均纷纷推出AI相关岗位。
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秘书长钱文颖指出,银行“抢才”背后,既有对传统业务被挤压的“焦虑”,也有借助AI提升竞争力的“野心”。当前,银行对AI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省人、省钱、赚钱”三大方向,未来AI将从“后台辅助”转变为“前台决策”。AI产品经理、AI策略分析师等岗位也将逐渐成为银行的标配。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多家银行纷纷抛出“橄榄枝”,欲将掌握前沿技术的AI人才纳入麾下。例如,交通银行金融科技部/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推出AI专家招聘计划,寻觅熟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的博士人才。这些专家将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和应用进行设计、规划、研发等工作。
此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银行也在积极招聘AI人才。其中,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在2025年春季校招中提出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岗、大模型研发岗等岗位的人才需求。而建设银行个人金融部则计划引入零售业务人工智能应用专家。
除了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中小银行也在积极挖掘和培育AI人才。例如,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都在春季招聘中推出了AI方向的岗位。宁波银行更是在近期社招中推出了4个应用研发岗位,涵盖大模型应用研发、大模型数据工程师等方向。
成都银行更是开出了最高80万元年薪的薪资待遇,招聘1名人工智能方向的总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助理。该行还计划开发大模型分析系统,涵盖大模型底座、大模型管理平台等,加速业务智能化转型。
钱文颖认为,银行重视AI人才背后,是“活不下去”的焦虑和“活得更好”的野心。一方面,银行的传统优势被金融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巨头挤压,另一方面,AI技术能够充分挖掘银行海量数据的价值,提升竞争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大模型技术在金融行业的渗透率已超50%。
当前,银行对AI技术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交通银行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体系化,完成超100个大小模型场景建设。重庆银行则持续构建“AI+”全场景能力,推动数字产品、运营、风控等关键场景落地。
未来,银行将从“AI辅助决策”进化到“AI驱动经营”。AI将全面参与银行的决策过程,优化贷款定价、调控风险敞口等。同时,银行网点也将逐渐智能化,未来的银行人不仅需要懂金融,还需要具备数据分析、算法逻辑等能力。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