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下调业绩比较基准,理财收益率或继续下行
AI导读:
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基准上限下调幅度达80个基点。业内专家指出,在底层资产收益率下降的背景下,理财收益率有继续下降的可能。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同比增长11.75%,但收益率同比下降29个基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下调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基准上限下调幅度达80个基点,引发市场关注。
据悉,业绩比较基准是银行及理财公司为理财产品设定的一个参考收益目标,并非承诺的保底收益和实际收益。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指出:“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并不等同于实际收益率下降。”
多款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将于3月下调,最大降幅达80个基点。
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多为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固定收益类资产。随着近期债券无风险收益率的持续下行和部分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降,理财产品的收益也随之下滑,导致整体收益水平下降。近日,中信理财、兴银理财、华夏理财等多家机构宣布,将于今年3月下调所管理的部分产品业绩比较基准。
例如,兴银理财2月26日发布公告称,将于3月6日下调其“兴银理财兴承恒享稳添利(2个月最短持有期)1号日开固收类理财产品兴银兴承恒享2M1号A”的业绩比较基准。该产品说明书原比较基准为“年化2.15%~3.85%”,将下调至“年化2.05%~3.05%”,基准上限下调了80个基点、基准下限下调了10个基点。

图片来源:兴银理财公告
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下调原因,兴银理财在公告中表示,是综合考虑市场环境、产品性质、投资策略、过往表现等因素。并强调:“业绩比较基准不是预期收益率,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不构成对产品收益的承诺。”
此外,信银理财也在同日发布公告,决定对“信银理财同盈象固收稳健半年定开20号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其中,A类份额的业绩比较基准由“2.20%~2.80%”下调至“2.10%~2.70%”,D类份额由“2.23%~2.83%”调整至“2.13%~2.73%”,调整生效日期同样为3月6日。
业内专家指出,在底层资产收益率下降的背景下,理财收益率有继续下降的可能。杨海平表示,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基于对市场行情的判断;二是监管部门对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披露要求趋于严格规范。
“资管新规”发布后,“业绩比较基准”成为银行及理财公司向投资者提供预估收益的重要参考。其多以区间数值型形式展现,旨在帮助投资者了解产品可能达到的收益水平。然而,投资者实际收益取决于产品投资组合的实际表现,二者并不能简单画等号。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存续规模为29.95万亿元,同比增长11.75%。收益率方面,全年理财年化收益率平均为2.65%,同比下降29个基点。但相较于存款的收益率和流动性,理财产品仍具有较大吸引力。

国盛固收杨业伟此前在研报中预测,2025年理财收益率或将进一步下行。他认为,随着底层资产债券收益率的下降以及同业存款自律机制等政策的落地,理财收益率可能呈现趋势性下降。叠加此前配置的相对高收益资产逐步到期,理财收益率下行压力将更为明显。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