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中小银行股权转让交易频繁,亚泰集团转让吉林银行股权成最新案例。吉林银行股权变动备受关注,地方国资正成为重要接盘力量,但股权定价与资产质量仍是交易关键。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温婷)近期,中小银行股权转让交易频繁,亚泰集团转让3亿股吉林银行股权成为最新案例。

  亚泰集团7月21日晚公告,拟在吉林长春产权交易中心分别公开挂牌转让直接持有的吉林银行1亿股、2亿股股份,挂牌底价不低于4.19亿元、8.38亿元,此举旨在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

  吉林银行作为吉林省内唯一省级城商行,其股权变动备受关注。亚泰集团作为第三大股东,此次转让后持股比例将降至4.60%。此外,持股5%以上股东还包括长春市融兴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等。

  亚泰集团转让吉林银行股份,是中小银行股权频繁转让的缩影。7月14日,四川银行入股长城华西银行,此前长城资产曾挂牌转让该笔股权。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中小银行股份转让原因多样,包括响应“退金令”、经营压力大等。

  吉林银行同样面临经营挑战,2021年至2024年间,盈利出现大幅波动。数据显示,其净利润同比增速波动较大。此外,亚泰集团及其子公司在吉林银行申请了大量综合授信及贷款,融资总额超过70亿元。

  从接盘方来看,地方国资正在成为重要力量。去年11月,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收购公告。2025年2月和5月,广东省清远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德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发函求购清远农商银行股份。

  王蓬博认为,国资实力雄厚,能为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有助于提升中小银行信用,稳定市场信心。然而,股权定价合理性与资产质量仍是交易关键因素。

  今年2月,宜宾银行股权首次公开拍卖因无人出价而流拍。如今在阿里拍卖平台上,还有四川天府银行股权将于7月24日公开拍卖。值得注意的是,四川国资蜀道集团已成为天府银行第一大股东。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