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年来,银行理财加速布局权益市场,聚焦科技、创新药等领域,为企业实现长期稳健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政府出台方案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理财资金作为典型的中长期资金,面临诸多挑战。未来,理财公司需重塑大类资产配置的核心竞争力,权益市场预计延续“慢牛”走势,投资机会丰富。

  近年来,银行理财加速布局权益市场,聚焦科技、创新药等领域,逐步进阶成为耐心资本,为企业实现长期稳健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这一趋势有助于提升市场稳定性、减少短期波动,促使资源向优质企业汇聚。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专业投资力量,其入市具有深远影响。今年1月份,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拉长考核周期、调整权益类资产权重,为中长期资金入市铺平道路。业内专家指出,这是资本市场制度优化的关键一步,权益市场展现出良好的中长期投资潜力。

  理财资金作为典型的中长期资金,近年来在长期投资领域崭露头角。众多理财公司加速布局权益市场,将目光聚焦于科技、创新药等高增长领域。例如,杭州灵西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因信银理财的耐心支持,其基于“3D+AI”技术的智能机器人视觉智能解决方案成功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

  然而,理财公司在布局权益市场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兴银理财总裁汪圣明表示,理财业务模式受渠道和资金影响,新增客户仍以低风险客群为主,导致理财产品的类存款属性更加牢固。同时,受股债波动影响,银行理财加大低波产品供应,虽然顺应了客户需求,但也加剧了理财产品的短期化、低波化。

  面向未来,理财公司需重塑大类资产配置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与风险预算匹配的资产配置及策略应用体系,通过多元资产、多元收益来源、多元策略来降低风险相关性及组合波动。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市场信心有望持续回升,内需消费、高股息红利、科技成长等主线方向清晰,机会大于风险。

  兴银理财首席权益投资官蒲延杰预测,2025年经济回升与科技创新将为权益投资开拓广阔空间,权益市场预计延续“慢牛”走势,结构性机会丰富多样。在资产荒背景下,股债性价比优势凸显,银行理财投资权益市场大有可为。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