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房企融资动作明显加快,多家房企发债补血,缓解资金压力。2025年第三季度房企迎来偿债高峰期,优质房企融资渠道畅通,融资成本下降,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近期,房企融资动作明显加快,成为房地产行业资金流动的重要动向。9月23日,新城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城发展”)全资子公司新城环球有限公司宣布,公司成功发行1.6亿美元的优先担保票据,发行期限2年,票面利率11.88%。同一天,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发展”)发布公告,公司拟发行规模不超过150亿元的公司债券,期限最长10年,募集资金拟用于偿还有息债务、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建设、并购地产项目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用途。

  此外,9月22日,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情况,首期发行金额10亿元,发行期限为不超过5年。2025年第三季度,房企再度迎来偿债高峰期,多家房企在同一时间段发债“补血”,引发关注。据克而瑞地产研究数据,2025年全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高达5257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偿债规模近1600亿元,占比近三成,为近年同期峰值。

  与此同时,房企销售端虽有所回暖,但销售规模仍然处于较低位置,存在一定的回款压力。“债务高峰期与销售回款不足叠加,使得头部房企加大发债力度,缓解资金压力。”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应结合销售拿地情况,提前筹划现金流,积极利用经营性物业贷等融资政策,多渠道拓展融资现金流入。

  “发债的直接作用在于‘借新还旧’,即通过新发行的债券置换存量到期债务,缓解短期资金压力。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也会将募集资金用于在建项目的持续开发。”上海镜鉴智合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宏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发债不仅是缓解现金流紧张的手段,也是企业保持经营稳定、维持市场地位的重要工具。

  从近期动作来看,优质房企的融资渠道相对更为畅通,境内债券市场发行顺利,融资规模较大,资金成本相对可控。值得一提的是,行业的融资成本也在持续下降,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行业债券平均利率为2.83%,行业债券平均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其中信用债平均利率为2.61%,海外债平均利率为9.73%,ABS平均利率为2.77%。

  严跃进认为,优质房企融资端的畅通叠加融资成本的下降,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预期。一方面,债务工具的成功发行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减轻偿债高峰期的集中压力;另一方面,随着更多房企尝试恢复市场化融资渠道,行业整体信心有望持续修复。展望未来,随着偿债高峰的逐步过去,房企流动性压力有望得到阶段性缓解。业内普遍认为,那些基本面稳健、融资渠道畅通的优质房企,将率先缓解压力,逐步降低债务水平,维持在建项目和现金流的稳定;中小房企则仍需更为谨慎的把控债务与投资节奏。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