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及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申请条件、配售方式、价格确定及封闭管理等措施。配售型保障房成为市场焦点,专家指出价格优势对新市民具有吸引力,关键在于政府能否增加土地及配套设施供应。

  近期,“保本微利”的配售型保障房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多个城市相继传来配售型保障房的最新进展。5月28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网站发布了《深圳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新发布的《深圳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详细规定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申请资格、配售流程、管理规范及监管措施。《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则全面覆盖了规划、建设、筹集及项目管理等关键环节。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其特点在于户型面积、销售价格、使用权及处置权等均有严格规定,面向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工薪阶层发售。

  申请条件包括深圳户籍、无自有住房记录(3年内无转让或离婚分割记录)、社保缴纳满5年(特定人才可满3年)。

  配售价格依据土地成本、建设成本、合理利润及相关税费等因素综合确定,同时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住房供需及工薪阶层支付能力。

  深圳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实施严格封闭管理,禁止转为商品房。购房人签订购房合同满3年后,可向住房主管部门申请在信息平台内封闭流转,面向合格对象转让,主管部门将设定参考价格上限以规范转让。

  专家指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价格优势对深圳新市民极具吸引力。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要发挥价格优势,抑制流转和折旧劣势,关键在于政府能否在中心区域增加土地供应及优质配套设施,打造优质配售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