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1日起,《住宅项目规范》将正式实施,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业内人士认为将重塑房地产市场格局,购房者期待房子能高度适中、亮度充足、密闭隔音性能强。同时,更多行业标准将出台,助力高品质住房建设。

  5月1日起,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正式实施。《规范》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予以规范,被视为“好房子”的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规范》将重塑房地产市场格局,提升住宅品质和物业服务水平,加速市场供需重构。购房者对此有何新期待?

购房者对“好房子”有新期待

  深圳市民张先生抱怨称,所在小区楼板隔音效果差,常被楼上动静扰得难以安眠。调研发现,购房者普遍期待房子能高度适中、亮度充足、密闭隔音性能强,同时保持合理的梯户比和小区容积率。

  针对隔音性能,《规范》提升了住宅声环境指标,将分户楼板隔声性能指标由“不大于75分贝”调整为“不大于65分贝”。为达到此效果,越来越多新技术被应用于“好房子”中,如浮筑楼板施工工艺。

从“面积内卷”到“居住体验升级”

  随着《规范》实施进入倒计时,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高得房率“好房子”成为购房者关注的焦点。然而,有购房者指出,尽管得房率提高,但公共配套如电梯等却显得“缩水”。业内人士指出,“好房子”应体现在建筑质量、公共空间扩大及居住尺度突破上。

  购房者疑虑:价格高的房子才是“好房子”?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新房市场正向品质优越、服务良好的“好房子”靠拢,且已有豪宅化趋势。刚需市场中,应探索提高得房率和舒适度的刚需产品。

更多行业标准将出台

  李宇嘉称,“好房子”市场需求潜力大,将成为稳定市场和行业的新生力量。近期,近十个省市结合地域特点,从标准制定到建造工艺全链条发力,构建高品质住房建设体系。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围绕“好房子”需求,预计会修订更多行业标准及建设规范。同时,“好房子”建设激励政策也有望不断完善。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部分省市已发布“好房子”建设相关标准,助力高品质住房建设,“好房子”有望放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