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房价环比上涨城市增多,楼市向好发展态势明显
AI导读:
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数量明显增加,新房和二手房价环比上涨城市分别增加6个和7个。一线城市新房价格连续4个月环比上涨,二手房价由降转涨。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总体降幅收窄,楼市向好发展态势明显。
3月份,国内住房市场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明显增加,新房和二手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比上月增加6个和7个,显示出楼市回暖趋势。
与此同时,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已连续4个月环比上涨,二手房价也实现了由降转涨。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总体降幅明显收窄,各线城市房价同比降幅也均呈现收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新房价格环比领涨全国,杭州二手房价环比涨幅则位居首位。
业内人士指出,3月份重点城市“小阳春”行情显著,整体楼市止跌回稳的基础愈发坚实。房价上涨城市数量的增加,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预计二季度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会进一步增多,房地产市场向好发展的态势明显。
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增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达到24个,较上月增加6个;二手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有10个,较上月增加7个。一线城市房价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总体降幅收窄。
具体来看,3月份,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与上月持平。其中,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7%和0.1%,北京和广州则分别下降0.2%和0.1%。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持平,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
二手房方面,3月份,一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由上月的下降0.1%转为上涨0.2%。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分别上涨0.5%、0.4%和0.3%,广州下降0.2%。二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下降0.3%,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涨幅靠前的城市包括上海(0.7%)、杭州和成都(均为0.5%),以及宁波(0.4%)。二手房价环比涨幅靠前的城市则为杭州(1%)、北京(0.5%)和上海(0.4%)。
同比来看,3月份,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上涨5.7%,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5.7%、7.2%和3.9%。二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下降5.7%,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二手房价同比方面,一线城市二手房价同比下降4.1%,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2.1%、1.4%、8.7%和4.1%。二线城市二手房价同比下降7.0%,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三线城市二手房价同比下降7.8%,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二季度楼市将继续向好
对于当前楼市形势,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3月份房价数据出现积极变化,重点城市“小阳春”行情显著,整体3月数据全面企稳复苏。一线城市新房价格表现抢眼,二手房市场也呈现明显回暖迹象,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进一步指出,一线城市新房价格自2024年12月以来连续4个月环比上涨,二手房价格则由跌转涨。二线城市房价止跌态势明显,新房价格环比持平,二手房价降幅收窄。整体来看,楼市止跌回稳的基础愈发坚实,重点城市止跌回稳的趋势更加明显。
展望未来,张大伟认为,在降低购房成本的系列政策推动下,购房者入市积极性提高,部分城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楼市逐渐见底,市场快速企稳将是趋势。预计3月市场的“小阳春”行情将延续至4月份,但热度或略有降低。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3月份房价上涨城市数量明显增加,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充分说明政策的有效性。一季度的房价指数是止跌回稳的关键期,预计二季度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会进一步增多,房地产市场向好发展的态势明显。
李宇嘉进一步分析称,4月份及二季度是传统交易淡季,但从目前带看量和访客量来看,4月份及二季度销售或季节性走弱。然而,2025年将有大批改善型新盘入市,特别是低密度、配套完善、品质优良的“好房子”项目,供给侧改革将引领和驱动基于美好人居的改善型时代到来。需求端积极消化库存有望改善供求关系和市场预期,新房价格将得到进一步支撑。改善型需求释放将带动换房需求增长,促进二手房挂牌量增加的同时,“卖旧买新”的效率也将提高,二手房市场将呈现交投两旺的活跃局面,议价空间也将收窄,从而有助于二手房价格稳定。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