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住宅项目规范》,该规范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及维护进行全面规定,旨在提升居住舒适度和生活便利性,对推动住宅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证券时报记者张达

  3月3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最新的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简称《规范》)。《规范》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目标,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及维护进行全面规定,涵盖了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及关键技术措施。

  建筑空间方面,《规范》明确指出,新建住宅建筑的层高不得低于3米,卧室、起居室的室内净高需保持在2.6米以上,厨房卫生间则不得低于2.2米。这些规定旨在提升居住舒适度。

  在公共空间规划上,《规范》要求4层及以上新建住宅建筑每个单元至少配备1台电梯,12层及以上的则需至少配备2台。同时,确保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能覆盖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

  室内环境方面,《规范》对卧室、起居室分户墙和分户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性能,以及分户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建筑设备产生的结构噪声、卫生间排水噪声等设定了严格的噪声限值,以营造更安静的居住环境。

  此外,《规范》还从冬季保温、夏季隔热及建筑通风三个方面对住宅建筑提出了基本性能要求,确保住宅的宜居性。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范》作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直接回应了广大居民对“好房子”的共性、基础性需求。从住宅项目整体出发,在层高、密度控制、适老化设计、噪音限制及热环境提升等多个维度作出明确规定,对推动住宅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