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房地产行业进入新一轮去库存周期,中央及地方政府推出多项政策助力楼市去库存,包括以旧换新、收储商品房等。重点50城新建商品住宅狭义库存同比下降11%,楼市库存延续下行走势。

“去库存”依然是今年房地产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自2024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后,各地陆续推出“以旧换新”、收储商品房、“房票”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助力楼市去库存。当前,房地产行业已进入新一轮“去库存”周期。

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重点50城新建商品住宅狭义库存为31093万平方米,环比降1%,同比降11%。不过,包括北京、广州、南京、武汉等在内的多个重点一二线城市,新房去化周期仍超过20个月。克而瑞表示,“受供应制约,楼市仍处于去库存周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此外,在今年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至少15个省份提及存量商品房和存量闲置土地回购等有关内容。其中,广东、重庆等多地强调盘活利用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加大收购存量商品房力度,以优化市场供应结构。

楼市库存延续下行走势。截至2025年1月末,全国重点50城新建商品住宅狭义库存环比降1%,同比降11%,较2024年9月最高点下降约2305万平方米。具体到城市来看,长春、北京、南宁、郑州、福州、广州、武汉、南京等多城去化周期仍超20个月。

成都新建商品住宅狭义库存面积最高,达到2240.67万平方米。但成都核心“5+2”主城区截至今年1月末的新房库存仅为425万平方米左右,为2023年1月以来最低值。2024年全年成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约1308万平方米,受新政利好,去年四季度翘尾明显。进入2025年,前两月成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累计已超200万平方米。

克而瑞分析指出,对于那些明显高库存的压力板块,在化解库存、稳定市场的基础上,可以引导产业升级与转型,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实现房地产市场与城市整体发展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中央到地方政府也在有意识地从控制增量的角度平衡“供求关系”。2024年5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对于库存压力大、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要暂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同时,下大力气盘活存量,坚决遏制存量土地不合理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多城放慢了土地出让步伐。2024年,有10个城市土地成交面积较2023年下降超过200万平方米。全国土地供求规模持续下降,近四年来土地年成交量已经下跌超过六成,2024年土地成交量已经和商品房年成交量相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3月11日,自然资源部、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要求各地要优先将处置存量闲置土地清单中的地块纳入土地储备计划。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通过土地和房屋去库存来缓解供求关系,引导市场预期,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截至3月10日,全国各地公示的拟使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总量已超300宗,拟收储价格约500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