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然资源部、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优先将处置存量闲置土地纳入土地储备计划,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积极作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广东打响春节后收储闲置土地“第一枪”,业内预计各地将陆续跟进“发债收地”模式。

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我国土地收储政策迎来了进一步优化。近日,自然资源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有关工作的通知》正式公布,明确要求各地优先将处置存量闲置土地清单中的地块纳入土地储备计划。

该《通知》旨在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稳经济、促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专项债券更好地支持土地储备工作,从而有效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其中,存量闲置土地主要包括企业无力或无意愿继续开发、已供应未动工的房地产用地等。

《通知》强调,用于土地储备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封闭管理,并只能由纳入名录管理的土地储备机构使用。同时,各地需完善专项债券申报审核流程,确保资金和收益的综合平衡。

此外,《通知》还指出,省级财政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土地储备项目实施情况及专项债券使用情况的监管和抽查,确保专项债券资金的有效利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也将对部分重点项目进行随机抽查。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广东已打响了春节后收储闲置土地“第一枪”。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22日,广东省内多个城市公示的首批拟用专项债券收购土地项目已超过220宗,拟收购价格合计超过430亿元。业内专家预计,今年一季度,各地将陆续跟进“发债收地”模式。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广东作为全国首个全面落实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土地的省份,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收储闲置地块不仅有助于改善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还能提升相关企业的流动性。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