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房企“保价”行动:稳市场还是营销噱头?
AI导读:
珠实地产、越秀地产等广州房企相继推出“保价”措施,旨在稳市场、稳预期。分析认为,此举有助于打消购房者跌价顾虑,但市场转弱态势加剧,购房者决策周期拉长。
“保价到年底,买贵补差价。”近日,珠实地产宣布启动“保价”措施,覆盖广州区域7个在售楼盘,买贵可申请差额补偿(最高20万元物管费)。今年6月,越秀地产、中交城投也相继发起“保价”行动。早在2024年,保利发展曾在广州推出约1000套“保价房源”。房企陆续加入“保价”阵营背后,市场风向悄然发生变化。
8月12日,珠实地产方面表示:“我们做保价的初心,是助力稳市场、稳预期。”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认为,购房者对房价转弱的预期可能强化,买房的决策周期在明显拉长。克而瑞广佛区域首席分析师肖文晓表示,品牌房企带头承诺“保价”,有助于打消潜在客户的跌价顾虑,坚定其出手意愿。
房企出招
据珠实地产方面介绍,其“保价”行动覆盖天河都荟、珠江花城等7个在售主力楼盘。开发商承诺,各项目在活动期间完成认购的指定房源保价到年底,“买贵补差价”。不过,上述营销措施均限“指定房源”参与。
有房产中介人士告诉记者,此次参与“保价”的天河都荟项目从开盘到现在价格已略涨。事实上,目前地段相对较好的“新规”楼盘价格对比今年上半年均有所上涨。
李宇嘉表示,此次珠实地产参与“保价”的项目多为“旧规”产品,其不仅面临“新规”产品的竞争,还有二手房与之竞争。与此同时,必须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开发商降价,否则不能享受“保价”的赔偿。
市场热度季节性回落
克而瑞提供的数据显示,年中冲刺后,市场热度季节性回落。7月,广州市商品住宅供应面积环比下降49%,成交面积环比下降26%,同比下降20%。7月,广州全市成交均价环比下降9%,同比下降5%,为2022年至今月度新低。
从成交结构来看,7月,广州市商品住宅单价为2万元/平方米以下为成交主力。与去年上半年对比,部分在售项目在今年上半年降价后,成交量有所好转。肖文晓表示,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一二手房价均呈现“环比跌幅明显小于同比,且跌幅接近持平”的特征,价格筑底的信号明显。
从整体市场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城房价统计显示,6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同比降幅延续了收窄趋势。李宇嘉认为,进入下半年,市场转弱导致价格预期转向悲观的态势进一步加剧,购房者决策周期也开始拉长。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