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拓宽保障房再贷款范围,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AI导读:
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金融政策在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中发挥关键作用,未来有关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支持还将进一步加强。
本报记者张芗逸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方面,报告提出,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受访专家认为,随着金融政策的持续支持,今年二季度或将有更多金融支持政策落地落实。未来,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将逐步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也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
支持楼市平稳健康发展
金融政策在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自去年9月份以来,降准、降息等一系列金融政策为住房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持,有效促进了购房需求的释放。
根据《报告》,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3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显著下降。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保持低位,持续降低了居民的购房成本,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积极变化。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大幅增加,其中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在需求端支持住房消费的同时,金融政策也在供给端持续发力,支持存量商品房收购、保障性住房筹建、城中村改造等工作,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改善房企资金面。
用好货币政策工具
在回顾2025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操作时,《报告》提及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继续用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于配租配售。同时,用好抵押补充贷款,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等提供信贷支持。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自去年创设以来,为各地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以安徽为例,截至今年4月底,合肥、蚌埠等地已收购大量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和人才租赁住房,其中保障性住房获得再贷款银行授信超过10亿元。
完善融资制度,加强金融支持
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未来有关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支持还将进一步加强。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作为重要政策工具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相关政策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以降低相关企业使用此类贷款的资金成本。未来,各地收购库存商品房的工作有望加速推进。
此外,《报告》还提出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房地产新发展模式需要新的金融支持模式,未来推进现房销售、盘活存量土地及商品房、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均需要金融支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继续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强化对高品质住房的资金供给,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是今年房地产领域的重要政策目标,各项金融政策有望继续加快落实,主要聚焦城中村改造、高品质住房供给、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方面。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