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保险业在普惠保险领域进行大量创新与实践,普惠保险服务供给不断深化,产品类型不断丰富。其中,“沪惠保”累计赔付22亿元,惠及超25万人次。此外,还有“沪儿保”、“沪补保”等创新普惠保险产品推出。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孙诗卉上海报道

  作为普惠金融的关键组成部分,普惠保险在提升社会福祉、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加强民生保障等方面正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普惠保险的创新与实践,不仅深化了服务供给,还丰富了产品类型,扩大了社会覆盖面。

  4月27日,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上海市保险学会联合举办的“创新推动普惠金融扩面提质上海保险业积极服务民生保障”主题新闻通气会透露,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上海保险业在普惠保险领域进行了诸多创新尝试。普惠型人身保险全面覆盖医疗、意外、养老等多领域。

  在普惠型人身保险领域,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健康保险“沪惠保”已进入第五个年头。最新数据显示,“沪惠保”累计为近2700万人次提供医疗保障,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累计赔付22亿元,惠及超25万人次,最大单人累计最高赔付金额逾300万元。上线四年多来,“沪惠保”年参保率稳定在30%以上,是全国参保规模最大的惠民保项目。2025版“沪惠保”于4月22日开启投保窗口,首日销量突破400万单,参保率超20%,创历史新高。

  为满足市民多样化保障需求,2025版“沪惠保”新增“沪惠保—普惠特定疾病保险”。结合医保大数据创新实验室的精准定价功能,上海保险业还推出覆盖儿童门诊和住院责任的“沪儿保”、保障责任覆盖钇90微球治疗和人工耳蜗植入体等先进药械的“沪补保”、以护理服务为给付内容的“沪理保”等创新普惠保险产品。

  上海保险业还聚焦老年人、新市民等特定群体,以及养老保险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保障水平。专为老年人设计的“银发无忧”项目已运营二十年,主险保费保持20元不变,但保障责任从2项扩展至13项,保额持续提升,覆盖意外伤害医疗、交通出行、旅游安全、食物中毒等多场景。截至2024年,“银发无忧”项目已累计覆盖1360万老年人。

  “银发无忧”项目已成功入驻随申办“上海保险码”数字化平台,涵盖保单查询、承保理赔、服务供给等全流程服务。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上海保险码”已注册用户近150万人,出单保费超2亿元,提供风险保障超5000亿元。

  在普惠型财产保险方面,上海保险业同样持续创新。2023年上线的上海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险“沪家保”,针对城市居民日常居家场景下常见风险量身打造,切实落地普惠、实用、创新的特点。2024年推出“沪家保”2.0版,进一步丰富增值服务内容,扩展电动自行车自燃、宠物和出租人等保险责任。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沪家保”累计承保上海居民81.43万户。

  此外,上海还推出了首个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普惠型综合保险“沪业保”,提供财产损失、营业中断、意外身故残疾等保障的差异化专属保险方案。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沪业保”累计为近5千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近100亿元。4月25日,上海普惠型家用电动自行车综合保险产品“沪骑保”正式发布上线,围绕电动自行车使用中的风险,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