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保险资金加速入市,第二批试点公司正积极推进私募证券基金设立及投资。截至目前,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参与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规模达1620亿元。今年保险资金累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超2800次,涉及约600家公司。

4月14日,据媒体报道,保险资金加速入市进程。第二批试点公司正积极推进架构、流程等方面的调整,加快私募证券基金的设立及投资步伐。与首批试点不同,多家公司倾向于单独设立私募证券基金。

作为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关键举措,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备受瞩目。截至目前,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参与试点,总规模达1620亿元。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是指保险公司出资成立私募证券基金,专注于二级市场股票的长期持有。

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准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通过募集保险资金试点设立证券投资基金,长期投资股市,规模达500亿元。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今年1月透露,基金设立后运行平稳,实现了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综合平衡。

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启动了第二批试点。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为520亿元。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批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进行长期股票投资,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的作用,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再次批准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等5家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达600亿元。

3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前期规模已超千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力度。

同时,险企正积极参与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工作。3月20日,中国平安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已获批参与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工作,内部正在积极推进。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凡指出,投资方向主要是公司治理良好、经营业绩优异且注重股东回报的大型蓝筹股,涵盖金融、能源化工、工业基础设施、消费等领域,特别是新能源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助力国家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保险资金累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超2800次,涉及约600家公司。其中,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生物医药、电力设备、汽车等行业公司备受关注。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