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资本市场回暖与深度转型推动保险年报亮眼,全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7%,五大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合计达3476亿元,同比增长77.7%。投资收益驱动净利增长,险企加大投资提升回报率。业务聚焦“提质增效”,代理人渠道持续收缩与转型,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AI赋能助力行业发展,险企加速布局数字金融和科技服务。

2024年,资本市场回暖与深度转型的双重推动下,保险年报交出亮眼答卷。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全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达5.70万亿元,同比增长5.7%。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等五大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合计达3476亿元,同比增长77.7%。这一成绩背后,既得益于权益市场红利与新会计准则的短期助推,也反映出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转型。

投资收益驱动净利增长

2024年,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均大幅增长。新华保险以201.1%的增速领跑,中国人寿同比增长131.6%,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增速分别达88.2%、64.9%和47.8%。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受益于权益市场表现良好下的资产端驱动。年报显示,五家险企总投资收益率在5.50%至5.80%之间,同比增幅为2.2至4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达1266.07亿元,同比增长47.8%;中国人寿实现归母净利润1069.35亿元,同比增长108.9%。险企通过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价值型品种的投资,提升了投资回报率。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截至2024年末,上市险企继续增配红利特征明显的FVOCI股票,平均配置比例提升至2.7%。同时,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IFRS 9)实施下,更多金融资产分类为FVTPL,市值变动直接影响投资收益,推动了险企利润增长。

业务聚焦“提质增效”

与投资端的高歌猛进相比,代理人渠道持续收缩与转型。五大上市险企寿险代理人数量从2019年末的约450万人下降至2024年末的约138万人。尽管降幅收窄,但“减量提质”已成共识。

中国人寿个险代理人数量相对稳定;新华保险同比下降12%,但个险渠道长期险首年保费同比增长17.2%;中国平安代理人数量连续三个季度企稳回升。险企专注于代理人专业化与银保、线上渠道多元化,提升队伍专业化和产能。

在此背景下,五大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业务价值同比分别增长29%、24%、58%、114%。新业务价值率提高,得益于预定利率下降带来的负债成本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强劲反弹,除了降低定价利率,“报行合一”政策降低渠道销售费用也是重要原因。

AI赋能助力行业发展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保险公司加速布局数字金融和科技服务。2024年成为保险业科技赋能的“落地年”。

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投资于AI、大数据等技术,提升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例如,中国平安利用AI技术提升智能核保与理赔流程效率30%;中国人寿推出智能化客户服务平台,保单服务线上化率超90%。

安永发布的《2025年全球保险业展望》指出,保险公司可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引领型分销等措施提升业绩,看好AI技术应用。

总体来看,2024年保险业“成绩单”展现出险企经营重心转向“质的提升”。尽管业绩增长显著,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需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