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加速布局权益市场,举牌次数创单季新高
AI导读:
今年以来,6家保险公司共发布11次举牌公告,举牌次数超过去年同期及2023年全年,创下单季举牌数量新高。险企相关负责人认为今年股市存在结构性机会,预计权益投资比例将适度提升。险资举牌热潮反映了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策略的调整,同时,险资也在探索创新方式入市,开启黄金投资新篇章。
保险资金配置权益资产持续推进。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6家保险公司已发布11次举牌公告,举牌次数超过去年同期,并已超越2023年全年水平,创下单季度举牌数量新高。
据悉,多家险企相关负责人认为今年股市存在结构性机会,预计权益投资比例将适度提升。
举牌热潮迭起
近日,瑞众人寿受托人华夏久盈资管通过沪港通从港股二级市场增持中国神华H股,达到举牌线。此次交易完成后,瑞众人寿持有中国神华H股的账面余额达人民币49.36亿元。这也是3月份瑞众人寿的第二次举牌,此前已完成对中信银行H股的举牌。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2025年以来,共有6家险企发布11次举牌公告,涉及平安人寿、长城人寿、瑞众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人寿以及阳光人寿,共涉及10只股票。
这一数量不仅超过了2024年同期,也远超2023年险资全年举牌量,再度刷新单季度举牌纪录。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保险公司共发布20次举牌公告,其中上半年仅4次。
从举牌标的来看,今年险资举牌的股票多为H股,涵盖银行、公用事业等领域,如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杭州银行等。
业内人士分析,险资频频举牌一方面是为了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号召,另一方面也与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和利率持续下行有关。此外,险资举牌回升也受当下长债利率持续下滑、非标等高收益项目缩减等“资产荒”影响。
险资加速增仓
险资举牌热潮反映了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策略的调整。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权益投资对提升收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例如,中国人寿2024年积极布局权益投资,全年净加仓超1000亿元,权益投资收益大幅提升。中国太保2024年末股票和权益型基金占投资资产的11.2%,较上年末上升0.5个百分点。
与其他机构不同,险资注重以穿越周期的视角开展权益配置,注重高股息、低波红利股配置与代表经济发展方向的成长股相结合。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权益资产对提升险资收益具有不可替代性,将适度加大股票配置,坚持高分红和成长性板块均衡配置。同时,公司也密切关注科技板块,将积极做好研究,合理增加布局。
银行股是中国平安的重要投资方向,同时也是高股息红利股的代表。谢永林表示,国有大行具有稳健的经营基本面和低波动、高分红、低估值特点,是较为理想的投资标的。
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管理层也均表示,对2025年权益市场保持乐观,预计权益资产投资比例将适度提升。
多元化配置策略
基于保险资金负债特性,强化资产负债匹配和坚持多元配置策略,着力降低权益市场波动性对财报的影响,是保险公司穿越周期的普遍选择。
目前,险资正在探索创新方式入市。近日,金融监管总局新批复5家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截至目前,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金额达1620亿元。
谢永林表示,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政策为险资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平安将积极配合国家政策,推动险资入市。
此外,国内保险公司也正式开启黄金投资新篇章。上海黄金交易所已同意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成为其会员。目前,上述4家保险公司均已有黄金投资交易。
平安人寿认为,险资购金有利于优化资产配置和分散风险。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具有抗通胀能力和保值功能,能有效对冲经济波动和市场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