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郭树清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介绍了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五大支柱,强调需注重多支柱协同,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渠道。目前,第一支柱养老保险占据主导地位,但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亟需加强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补充作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胡萌)3月25日-28日,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隆重召开。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分论坛上指出,中国历经四十余年改革探索,已成功构建起覆盖近11亿人的全球最大规模养老保险体系,彰显中国特色,有力保障民生,并持续完善中。

  郭树清阐述了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五大支柱。首要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涵盖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惠及七千余万人,总额突破5.7万亿元。第三支柱为商业性养老金融产品,近年来迅猛增长,总量已跃升至8万亿元以上。郭树清强调,应将医养结合纳入体系,作为“第四支柱”,确保老年人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心情愉悦。

  他进一步提出,个人和家庭财富同样是居民养老保障的关键来源,可视为“第五支柱”。

  郭树清强调,养老保险体系需注重多支柱协同,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渠道。目前,第一支柱养老保险占据主导地位,养老金领取占比高达90%。但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其提供的养老金替代率或将逐步下滑至30%—40%,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最低替代率55%。因此,未来亟需加强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补充作用。

  关于第三支柱的发展,郭树清表示,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等金融产品已从地方试点推广至全国,但仍面临开户数量多、实际缴存户数少、缴存金额偏低等问题。他指出,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经济激励作用,是引导民众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关键举措,也是国际惯例。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