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保险体系建设加速,政策引领保障民生安全
AI导读:
保险具有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功能,巨灾保险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对巨灾风险保障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巨灾保险试点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未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积极推动巨灾保险发展,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增强保障能力。
■本报记者田耿文
保险具有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的功能,是现代应急管理体系的关键一环。巨灾保险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障民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加强巨灾保险体系建设成为迫切需求。构建完善的巨灾保险体系,可以有效应对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灾后迅速恢复。
近年来,我国对巨灾风险保障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均强调了巨灾保险的重要性,为其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这些政策为巨灾保险体系的完善开辟了新路径,带来了发展新机遇。
例如,温州市保险行业协会牵头提升大灾理赔服务能力,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建立重大灾害分片区“包干”机制,通过网格化管理、信息化预警监测点建设等配套措施,打造县域试点保险大灾理赔服务标准化体系。同时,支持保险机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引入大灾合作第三方机构,加速理赔进程。
巨灾保险试点自2014年启动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四川等地实施的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试点构建了多层次巨灾保障体系,为大量居民提供风险保障金,并成功支付赔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巨灾保险共同体为全国数千万户次居民提供巨额巨灾风险保障金。
各保险机构也在积极投身巨灾保险体系建设。人保财险创新构建巨灾保险保障体系,打造全生命周期巨灾风险减量服务模式,持续提升理赔水平。中国太平保险公司加强巨灾保险风险研究,扩大业务覆盖面,强化管理机制建设。太平再保险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然而,巨灾保险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试点范围有限,部分地区缺乏足够经济保障。巨灾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可能的高额赔付影响保险公司承保积极性。此外,巨灾风险数据有限,制约业务发展。因此,应扩大试点范围、加强政策支持、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巨灾保险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未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积极推动巨灾保险发展,优化政策环境,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提升管理水平,扩大覆盖面,增强保障能力,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制度。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