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保险牌照发放收紧,外资与风险化解成关键词
AI导读:
2024年,保险牌照发放数量显著减少,全年仅有5家保险机构成功获批筹建或开业。这些新批的保险牌照主要涉及外资机构和对问题机构的风险化解。其中,保德信保险资管等外资机构备受关注,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保险行业的监管趋严,保险牌照的发放数量显著减少,2024年全年仅有5家保险机构成功获批筹建或开业。这一趋势反映了保险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和监管政策的收紧。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这5家保险机构分别为保德信保险资管、法巴天星财险、苏州东吴财险,以及新开业的曼福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和申能财险。这些新批的保险牌照主要涉及外资机构和对问题机构的风险化解。
具体来看,保德信保险资管是由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直接筹建的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成为继安联保险资管之后的第二家外资独资机构,也是国内第一家由境外保险公司直接发起设立的保险资管公司。这一举措彰显了外资在中国保险市场的进一步渗透和影响力。
同时,法巴天星财险的获批筹建也备受关注。该机构由法国巴黎保险集团、四川银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大众汽车金融服务海外股份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其中,四川银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现身尤为引人注目,其由北京小米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100%持股,而雷军控股90%,这显示了科技巨头在保险领域的布局和野心。
曼福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开业则标志着该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作为Mapfre集团旗下的专业再保险公司,曼福再保险在全球范围内设有多个办事处,拥有丰富的市场经验。此次北京分公司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其与中国合作伙伴的联系,为中国保险市场提供优质的再保险服务。
此外,申能财险的成立也颇具意义。该机构受让了天安财险的保险业务,成为解决行业风险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申能财险注册资本高达100亿元,股东背景实力强大,包括申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单位。
值得注意的是,苏州东吴财险的筹建也备受关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东吴财险未来或承接已资不抵债的安心财险保险业务。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化解行业风险,推动财险业的高质量发展。
总体来看,尽管保险牌照的发放数量有所减少,但外资机构和对问题机构的风险化解仍然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保险行业将迎来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