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基金调整申购额度,市场影响与业绩分化解析
AI导读:
8月以来,多只QDII基金调整申购额度,主要因投资额度告急及国际市场波动。新获批额度有助于满足跨境投资需求。年内QDII基金规模增长,业绩分化明显,投资者需理性选择。
8月份以来,多只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陆续调整申购额度。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8月10日,已有博时纳斯达克100ETF(QDII)、万家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式(QDII)和长信标普100等权重指数(QDII)等产品,因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开启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模式。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对多家公募基金相关人士采访获悉,8月份以来,多只QDII基金陆续调整申购额度,主要在于投资额度告急,加之国际市场波动较大,对基金持有人的利益造成明显影响,通过限制申购的方式来维护持有人利益。
投资额度或不足
近日,博时纳斯达克100ETF(QDII)发布公告称,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基金将暂停申购;同时,万家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式(QDII)也发布公告称,为了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也将暂停大额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限制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
除上述产品外,包括长信标普100等权重指数(QDII)、易方达标普医疗保健指数(QDII—LOF)、易方达标普生物科技指数(QDII—LOF)等多只产品也在8月份开启限购模式。
记者从多家公募基金相关人士处获悉,一般来说,QDII基金限购主要在于投资额度告急所致。就本轮限购来看,除了投资额度受限外,国际市场近期波动较大也是重要原因,这将对基金持有人利益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限购或是保护持有人利益的有效方式。
据了解,为有序满足境内主体境外投资的合理需求,新一批QDII投资额度已于今年获批。6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的最新一期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包括银行类、证券类等金融机构累计批准额度为1708.69亿美元,较5月末的1677.89亿美元增加30.8亿美元。
博时基金相关人士认为,增加QDII额度有利于满足投资者对海外多元化资产配置的合理需求,助力投资者跨境投资的便利化;同时,对推动我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金融双向开放新格局和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等意义重大。
产品规模增幅明显
在政策优化和产品吸引力提升的背景下,年内QDII基金也呈现出稳健发展态势。数据显示,截至8月10日,QDII基金资产净值从今年年初的5337.68亿元增至目前的6218.29亿元;产品数量也从307只增至313只。
业内人士表示,年内QDII基金规模和数量有所增长,主要原因或在于投资者偏好多元化配置所致,对国际资产的需求增加。从资产配置来看,资金多向海外新兴市场或特定板块集中,带动QDII基金配置;从资金流向来看,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均有所增持QDII产品。
此外,今年以来,部分QDII业绩表现较好,但整体分化较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6只QDII基金的年内净值增长率超过100%,35只净值增长率保持在50%至100%之间;与之相对应的是,有56只产品净值增长率为负。从这些产品资产配置来看,集中配置医药生物、人工智能等资产的产品业绩表现突出,以原油和天然气等商品资产为主的产品表现不佳。
值得一提的是,黄金类QDII基金在今年业绩表现较好,如多只黄金主题QDII基金目前的净值增长率均在30%以上;相比之下,能源类QDII基金则受到国际油价波动影响,部分产品净值出现回撤。此外,债券类QDII基金在年内表现相对稳健,尽管短期受到政策面影响,产品净值出现一定波动,但长期来看,债券类QDII基金仍具备一定的避险功能和收益稳定性。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QDII基金在产品数量和资产规模上保持稳定,部分基金在医药生物、人工智能等高成长性板块中表现出色。不过,基金之间的业绩分化明显,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理性选择适合的产品。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