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个人投资者正成为购买ETF的重要力量,持有份额比例普遍较高。ETF展现出的业绩锐度、投资者偏好转变等因素共同推动此趋势。基金公司ETF业务发展策略也随之变化,更重个人投资者偏好的题材布局及互动营销。

个人投资者正成为购买ETF的重要力量。近期上市的ETF中,个人投资者是多只产品的购买主力,持有份额的比例甚至超过九成,如嘉实国证自由现金流ETF上市前的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高达98.91%。

ETF展现出的业绩锐度、投资者偏好转变等因素,共同推动个人投资者成为ETF的购买主力。基金公司ETF业务发展策略也随之变化,更重个人投资者偏好的题材布局,以及与个人投资者的互动营销。

ETF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普遍较高

随着ETF上市公告书的发布,其持有人结构数据得以披露。记者梳理发现,个人投资者已成为多只ETF的购买主力,部分ETF的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超九成。例如,富国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的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高达92.54%,汇添富上证科创板100ETF的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也超过九成。

此外,华安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博时国证大盘价值ETF等多只ETF的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比例也超过九成,而华富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等ETF的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超过八成。

ETF业绩锐度吸引个人投资者

ETF近几年展现出更高的锐度,推动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偏好转变。过去几年市场震荡中,主动型产品业绩不佳,而ETF则展现出更强的锐度,让许多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发生了变化。

对于风险收益偏好较高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更期待购买锐度高的产品。由于前几年主动型产品缔造超额收益的神话破灭,个人投资者发现ETF更适合追求锐度,因此ETF获得了更多风险偏好较高投资者的青睐。

同时,近期上市的ETF包含航空、工业机械等热门题材,题材热度也吸引了许多个人投资者参与认购。

基金公司ETF策略转变

随着个人投资者成为ETF的购买主力,基金公司的ETF业务发展策略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产品布局方面,基金公司更重视个人投资者偏好的题材,如人工智能、港股医疗等热门题材。

此外,在产品营销方面,基金公司也更加重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渠道的业务推广,加强与投资者的互动,以吸引更多个人投资者的关注。

(文章来源:财联社,关键词:ETF、个人投资者、业绩锐度、基金公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