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财联社报道,截至二季度末,非货币型基金中有277只跻身“百亿俱乐部”。与2021年相比,主动权益基金百亿规模数量锐减,显示市场风格变迁。明星基金经理规模缩水,新产品跻身百亿阵营,多集中于医疗健康等赛道。二季度有基金跌出百亿,年内收益分化明显,主题型产品放大收益弹性。

财联社8月15日讯(记者吴雨其)谁还在百亿阵营?谁又悄然跌出?Wind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非货币型基金中有277只产品跻身“百亿俱乐部”,主动权益类有25只稳居其上。与2021年相比,当时71只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超百亿,如今仅14只坚守,显示出主动权益板块内部的一轮深度“换血”。

主动权益基金作为“市场温度计”,规模变动折射资金风险偏好。2021年,全市场71只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超百亿,但到2025年中期,仅14只保有百亿规模。明星基金经理如张坤、朱少醒等也经历了规模缩水,而葛兰、赵磊等管理的基金则维持住了百亿规模。

与此同时,2021年后有11只新产品跻身百亿阵营,多数具有成长属性,重仓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等赛道。业内人士表示,百亿基金的标准未变,但“上榜逻辑”已变,需依靠持续业绩表现与配置敏感度留住长期资金。

二季度零晋级,两只基金跌出

今年二季度,主动权益百亿基金未出现新增入列者,反而有2只基金跌破百亿门槛。汇添富消费行业因消费板块疲软规模缩减,招商优势企业则因主题偏好转移难以突围。

百亿主动权益冷热分化

年内市场结构性机会频现,百亿主动权益基金收益分布明显拉开。领涨者如鹏华碳中和主题、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等,大多紧扣风口主题。而部分百亿基金收益率徘徊在个位数甚至负值区间,表明未能精准踩中赛道的产品极易掉队。

从整体来看,2025年以来百亿主动权益基金收益水平参差不齐,但主题型产品继续放大收益弹性,长期产品则以稳健增长积累规模与口碑。(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新百亿进场,老百亿陨落,曾经的老百亿谁还在牌桌上?)

(责任编辑: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