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迎里程碑式改革,浮动费率引领行业新风尚
AI导读:
公募基金行业迎来里程碑式改革,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推行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多家头部机构表态支持,专家指出这将有助于行业回归本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了一次里程碑式的变革。5月7日,证监会发布了《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对新设立的主动权益基金大力推行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促使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同时,《方案》要求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加强对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的考核。
此次《方案》的发布,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多家头部机构如易方达、华夏、南方、富国等纷纷表态支持,并计划根据《方案》要求,增加发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率主动权益基金。这一改革打破了公募基金“旱涝保收”的传统模式,有助于重塑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使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更加注重投资者的长期回报。
《方案》指出,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经营理念偏差、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为此,《方案》提出将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这一机制将根据投资者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有助于实现公募基金的功能性和盈利性的有机统一。
此外,《方案》还提出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要求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并适当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的考核权重。同时,对基金经理的考核也将以基金产品业绩指标为主,并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方案》发布后,市场将形成“优胜劣汰”机制,有助于优化产品结构,推动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同时,浮动费率模式与权益类基金的长期特性高度契合,有望成为资本市场“压舱石”。然而,他也提醒说,新模式推进过程中需要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并避免投资者因短期费率变化误解基金质量。
总体来看,此次《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发布,为公募基金行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公募基金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文章来源:央广财经)
(原标题:公募基金迎里程碑式改革,浮动费率引领行业新风尚)
(责任编辑:73)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