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2024年年报披露,部分上市公司面临退市风险。公募基金对有经营风险的公司表现谨慎,汇金科技因业绩变脸股价大跌。公募基金选股过程复杂,基本面和流动性是重要标准,风险股频遭冷遇。

随着2024年年报披露进程加速,部分上市公司或将面临“披星戴帽”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尽管ETF等被动资金有所布局,但公募基金对于有经营风险的公司却表现得十分谨慎,保持距离。

汇金科技股价遭遇重挫

3月28日晚间,汇金科技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扣除非营业收入由此前预计的1.01亿元至1.03亿元下调至8885万元至9.380万元,净利润预亏范围从1450万—1980万元扩大至1720万—2220万元。根据退市新规,该公司或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受此影响,汇金科技股价连续三日“20cm”跌停,跌幅超过49%。

汇金科技主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业务,曾被纳入互联网金融概念股。去年,该股因互金概念而大涨,但如今却因业绩变脸而备受打击。尽管多家公募基金旗下ETF被动配置该股,但由于其市值较小,对指数走势和ETF净值影响有限。

主动基金回避风险股

随着年报披露的推进,年内已有多只个股因财务风险或重大违法类问题被施以“ST”处理。例如,中青宝因系统性财务造假等违规事实被证监会处罚,并实施“ST”处理。公募基金对于这类风险股的态度普遍谨慎,除了相关ETF外,主动权益类基金鲜有持仓。

年内被实施ST且跌幅较大的个股中,*ST普利尤为引人注目。该股股价去年一度高涨,但截至2023年末,多家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重仓持有。然而,因年报“难产”,该股开始阴跌,机构争相卖出,截至去年末已无公募基金持有。

基本面成公募基金关注焦点

公募基金表示,近期被ST的股票大多公司质地较差,前期一般不会纳入股票池。如果持有的个股出现问题或被冠以ST,也会择机斩仓。公募基金选股过程复杂且严肃,需经过层层筛选和逐级淘汰。基本面和流动性是入库的重要标准,因此基本面较差或经营面临风险的ST股早已被淘汰。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国九条”的实施和常态化退市机制的巩固深化,公募基金需强化风险意识和规避能力,提高精选个股的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