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五一小长假前夕,中证指数公司及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同时宣布调整指数基金使用费,包括取消许可使用固定费、基点费率下调20%等,将于2025年4月1日起生效。此举有望降低基金行业整体运营成本,推动指数化投资加快发展。

【导读】万亿市场再迎重磅利好,两大指数公司宣布调整指数使用费,助力指数基金市场降低成本。

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陆慧婧

五一小长假前夕,超5万亿元规模的指数基金市场迎来重大消息。4月28日,中证指数公司及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同时宣布,将调整指数基金使用费,这是指数基金使用费改为基金管理人承担后的又一重大降幅举措。

调整内容主要包括:取消许可使用固定费、基点费率下调20%、调整基点费季度下限,上述方案将于2025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从市场角度看,降低指数产品运营成本,有望推动指数化投资快速发展。对基金公司而言,指数公司的这一举措以实际行动助力基金行业稳健发展。

中证指数公司率先行动

4月28日,多家基金公司收到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关于调整被动投资组合标的指数授权费的告知函》,明确自2025年4月1日起调整相关费用。具体措施包括取消许可使用固定费、调整许可使用基点费率及基点费季度下限。

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同步跟进

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也于同日发布调降境内公募指数产品指数授权费的通知,方案与中证指数公司基本一致,涉及下调年化基点费率、调整季度收取下限及扩大不设季度收取下限的指数产品范围。

有望降低行业整体运营成本

今年3月21日,多家基金公司已率先对指数基金降费,将指数使用费由基金资产承担改为基金管理人承担。此次调整将进一步降低基金行业的整体运营成本,推动指数化投资加快发展。

招商基金表示,随着跟踪同一指数的基金规模不断壮大,指数公司维护指数的成本边际降低,为指数使用费调降提供了空间。此次降费是落实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及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

盈米基金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誉蓉认为,此次调整是行业从“粗放式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转型的关键一步,既响应了降费让利政策,也缓解了管理人的成本压力。

指数公司探索差异化发展

指数使用费的调整或为指数公司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分析人士指出,降费虽削弱传统收入模式,但可倒逼指数公司提升服务能力,如优化指数编制、创新指数及提供增值服务等。

海外市场的发展经验也为国内市场提供了借鉴。通过强化费用披露要求、构建差异化定价机制等措施,可降低行业成本,同时为中小机构留出生存空间,促进行业竞争格局多元化与指数产品创新。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