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一季报显示,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攀升,净值增长是主要动力。股票仓位提升,港股成新宠。风险偏好改善,持股集中度上升。风格切换,增配医药、消费、周期。行业配置调整,传媒、汽车获增配。与北上资金共识与分歧并存。公募青睐但配置低位的行业主要是医药、食品饮料。

  01

  A股上扬,科技成长与消费复苏交替主导

一季度A股市场在震荡中上扬,结构性分化特征明显。春节前后,Deepseek重构AI新叙事,推动科技成长板块强势崛起,市场风险偏好大幅提升;进入3月,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叠加国内政策预期加强,消费与红利资产接力上涨。在市场波动与结构分化中,基金经理们如何布局?主动权益基金的持仓又发生了哪些新变化?本文将为您揭晓。

  02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攀升,净值增长是主要动力

从基金规模和持股市值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规模和持股市值分别同比增长1.8%和2.3%。净值方面,主动权益基金的收益率主要集中在0%~5%区间,占比42%,中位数收益率为2.87%。份额方面,新发基金保持稳定,“赎旧”压力下降,总份额略有减少。整体来看,净值增长是推动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扩张的主要力量。

  03

  基金动向1:股票仓位提升,港股成新宠

2025年第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的股票仓位达到84.2%,较上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结构上,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的持仓占比有所下降,而港股持仓占比大幅提升4.7个百分点。港股定价权重构成为市场热点,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港股,主动权益基金对港股市场的青睐程度创历史新高。

  04

  基金动向2:风险偏好改善,持股集中度上升

2025年第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持仓中,“PB>3倍”的市值占比回升,反映出公募基金的风险偏好有所改善。同时,持股集中度也呈现小幅上升趋势,重仓股持股只数占比持续上行,显示出公募基金持股正在向大市值股票回流。

  05

  基金动向3:风格切换,增配医药、消费、周期

从大类风格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相对上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主要增配了医药、消费和周期板块,减配了TMT、制造板块。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TMT、制造、消费持仓占比较高,但TMT、制造的持仓已处于历史高位,而消费、医药的持仓仍处于较低水平。

  06

  基金动向4:行业配置调整,传媒、汽车获增配

从申万一级行业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相对上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重点增配了传媒、汽车、有色金属等行业,减配了通信、电力设备、家用电器等行业。传媒行业受益于AI技术突破和国产电影票房超预期等因素,各细分行业普遍获得加仓;汽车行业受AI智能化和外需突围等因素催化,乘用车、摩托车加仓较多;有色金属行业受涨价逻辑推动,贵金属、工业金属细分行业加仓较多。

  07

  基金动向5:与北上资金共识与分歧并存

主动权益基金和北上资金在行业配置上既有共识也有分歧。共识方面,两者都在明显加仓汽车、社会服务、商贸零售、机械设备等行业,明显减仓通信、电力设备、家用电器等行业。分歧方面,主动权益基金增配但北上资金减配的行业有传媒、美容护理等;北上资金增配但主动权益基金减配的行业有纺织服饰、银行等。

  08

  基金动向6:公募青睐但配置低位的行业

综合考虑主动权益基金相对A股的超配比例及其历史分位数,可以看出,公募超配且配置水位较高的方向主要是成长方向,如电子、汽车等;公募低配但位于历史高位的方向主要是红利品种,如钢铁、基础化工等;公募低配且位于历史低位的方向主要是金融地产;公募超配但位于历史低位的方向主要是医药、食品饮料。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一季报出炉!主动权益基金持仓新动向揭秘)

(责任编辑: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