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过去十年,中国和全球ETF市场实现跨越式增长,全市场ETF规模突破4万亿元大关。中国ETF市场资金净流入规模居亚太地区首位,宽基指数ETF成为发展关键。同时,“科创”成为布局和投资新热点,科创板ETF规模持续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和全球ETF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增长,ETF已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近日,全市场ETF规模成功突破4万亿元大关。

摩根资产管理发布的《ETF环球市场纵览》指出,ETF在透明度、流动性、成本效益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每日持仓披露提高了标的证券的可见性,交易所交易提供了日内流动性。同时,单一费用结构、较低的费率和运营创新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此外,ETF提供多样化资产类别,使得投资者更易获取,二级市场交易也有助于降低投资组合的换手率。

全球ETF规模大幅增长,亚太地区复合年均增长率位列第一。截至2025年1月31日,中国内地市场ETF资产规模占比亚太地区第一,达33.4%。近一年来,中国ETF市场资金净流入规模达886.2亿美元,约合6354亿元人民币,同样位居亚太地区首位。

在中国ETF市场,2024年是宽基指数ETF发展的关键年。宽基指数ETF规模从前一年的不足1万亿元增长到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增幅超100%。其中,中证A500指数ETF成为新热点,截至2025年1月底,资产规模已达2702.4亿元人民币。红利策略ETF也是增长亮点之一,资产规模达到1252亿元人民币。

随着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稳步落地,境内ETF市场呈现出“量质齐升”的态势。2024年ETF市场资金净流入达1.2万亿元,相当于2019年至2023年总和。目前挂牌上市的ETF数量已超过1100只。

“科创”已成为布局和投资的新热点。科创板作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共有28条指数、74只ETF产品,总规模达2500亿元。其中,科创50ETF总规模近1660亿元,成为境内规模最大的单市场ETF。

ETF投资将成为投资人联系中国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以及全球经济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然而,ETF投资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资产不多元、研究不深入、配置难度大等。因此,需要更个性化、高效的财富管理综合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