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基金限购潮起,投资者如何“曲线救国”?
AI导读:
近期多只QDII基金暂停申购或限制大额申购,业绩优势或是限购主因。投资者可通过港股通基金等平替产品参与市场,规避溢价风险,享受更高资金流动性。
随着近期国内权益市场持续回暖,股市成交活跃,市场的资金也已“跃跃欲试”。然而,面对市场资金的热情,以及短期内大量资金入场,部分基金显然有些“吃不消”了。
近期,多只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纷纷暂停申购“闭门谢客”。8月2日,博时基金发布公告表示,自8月4日起,对旗下博时纳斯达克100ETF(QDII)暂停申购。

数据来源:证监会官网
无独有偶,万家纳斯达克100指数型发起式(QDII)也将于8月4日起,将大额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业务限制金额由50万元调整为10万元,暂停大额申购的原因为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仅8月以来,已有多只QDII宣布限购,除上述2只产品外,还包括易方达标普医疗保健指数(QDII—LOF)、易方达标普生物科技指数(QDII—LOF)、摩根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易方达纳斯达克100ETF联接(QDII—LOF)等。
整体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全市场676只QDII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中,共计41只产品处于暂停申购状态。同时,349只QDII基金处于暂停大额申购状态中,这也意味着,限购(含大额限购)产品在全部QDII基金中占比近六成。
业绩优势或是限购主因
事实上,今年以来多数QDII基金都已取得傲人战绩!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680支产品中年内取得正收益的产品就超过600支。其中就包括不少重量级的“翻倍基”。诸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QDII),截至目前,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回报率高达144.41%,排名公募市场第一。而该“冠军基”也于7月28日暂停申购。
同期,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美元A/C、人民币A/C、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工银新经济美元的年内收益率也均超90%。
QDII基金年内业绩表现亮眼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公募新一批QDII投资额度已于6月获批。60家基金管理人及券商资管于6月19日合计获批新增21.2亿美元QDII额度。也就是说QDII额度获批仅月余,部分基金公司就面临额度紧张的情况。
投资者或可通过其他基金“曲线救国”
那问题来了,部分投资者要是想分一杯羹该怎么办呢?其实硬凹QDII基金并非明智之举。
抛开限购问题,其实就QDII基金本身而言是存在溢价风险的,虽然额度发放令QDII基金溢价风险有所缓释,仍有少量产品存在超10%的溢价风险。
跨境基金溢价的本质是 “二级市场交易价格远高于基金净值”,一方面由于投资者对海外资产的配置需求旺盛,但基金因外汇额度限制、申赎门槛等原因无法通过一级市场(申赎)满足,只能转向二级市场买入,推高价格,这部分风险不容忽视。
此外,场内的QDII产品相较于普通的ETF产品费用相对而言较高,对于想要长期持有的投资者而言,持有成本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其实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其实可以发现场内其实有不少平替的产品。譬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冠军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QDII)结合二季度持仓来看,该基金聚焦港股创新药主线,其重仓的三生制药、荣昌生物、诺诚健华、康方生物、信达生物涨幅较大。
如果我们按图索骥,其实在场内也有许多类似的非QDII基金可以选择。从数据上来看,年内涨幅超过90%的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其实有不少。
包括汇添富国政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520700)、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67)在内的5支基金其实年内都有不错表现,他们也都或多或少的布局了港股创新药产业。
而因为这些基金通过港股通主题基金投资港股,既不占用投资者的外汇额度,基金本身也不存在外汇额度限制。这使得港股通基金在投资港股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不受外汇额度限制的影响,
且其申赎效率通常高于QDII基金,例如港股通基金可能是T+1确认,而QDII基金可能是T+2确认。港股通基金的快速交易和结算机制为投资者提供了更高的资金流动性。
额度与热情之间的鸿沟,恰是投资者需要穿越的迷雾。毕竟真正的跨境赢家,从不在溢价中追涨,而是在价值洼地里播种。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