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整体下滑趋势收窄,AI行业投融资逆势增长。募资方面,新募基金数量和规模同比下滑,但剔除特定基金后规模同比上升。投资方面,硬科技领域成为热点,AI领域融资案例和投资金额表现突出。

4月25日,清科研究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尽管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整体下滑趋势仍在持续,但下滑幅度有所收窄,市场已显现出回暖复苏的迹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AI行业投融资逆势增长。

在募资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共募集了992只新基金,总规模达到3470.84亿元,同比下滑2.9%。但剔除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后,本季度新募基金规模达到3261.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7.6%。外币基金募资依然低迷,第一季度仅有4只外币基金完成募集,募资规模约为45亿元人民币,同比降幅均超过70%。

投资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案例数回升,共发生2329起投资案例,同比上升12.2%;披露投资金额达到1398.24亿元,同比下降27.9%。硬科技领域成为市场热点,半导体、电子设备、IT、医疗健康、机械制造等行业投资活跃度显著提升,特别是机械制造及清洁技术领域的获投金额增幅明显。

退出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共发生500笔退出案例,同比下降33.8%。然而,被投企业IPO案例数为239笔,同比上升22.6%,显示出中企上市环境略有好转。

报告强调,AI行业在第一季度投融资表现突出,企业首次获投时间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共发生351起融资案例,总投资金额超过200亿元,同比下降20.5%。若剔除特定极端案例影响,本季度AI领域投资金额接近190亿元,同比上升29.1%。近五年来,超过5400家人工智能企业获得了VC/PE机构的支持,其中近七成企业在此期间完成了首轮融资,且成立至首次获投的平均时间远低于市场整体水平。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AI领域投资案例数超过1700起,投资金额约1200亿元。然而,无论是从估值还是融资金额来看,中美AI企业间仍存在显著差距。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