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ETF规模突破四万亿大关,ETF产品数量突破1100只。沪港深黄金产业ETF和创新药ETF表现突出,但光伏和美股ETF业绩垫底。Smart Beta ETF将加速发展,但ETF投资背后风险也逐渐显现。


指数基金进入大发展时代,ETF规模近期再创新高,突破“4万亿”大关,成为公募基金发展史又一“里程碑”。同时,ETF产品数量已突破1100只,覆盖股票债券、商品、货币、跨境等多种类型,为投资者资产配置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ETF产品分化严重,沪港深黄金产业股票ETF和创新药ETF年内最高收益已达37.25%,但光伏和美股ETF业绩垫底。

随着指数基金大发展,Smart Beta ETF将迎来快速发展,这种介于主动和被动之间的ETF投资风险也逐渐引起投资者关注。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赵云阳表示,各市场参与者共同推动了指数化投资的高质量发展,其中做市商功能非常重要,他们为ETF提供流动性支持,提高了投资者信心,维护了ETF价格稳定性。

近年来,ETF规模快速发展,2020年迈过万亿元大关,2024年9月突破3万亿元。目前共有6只ETF规模超千亿元,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等。截至4月23日,年内已有2607.7亿元资金流入ETF,其中华夏沪深300ETF净流入额高达341亿元。

ETF突破4万亿元,标志着行业发展新阶段,也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有效性提升。ETF产品凭借其资产透明、风险收益特征清晰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认可。ETF市场的繁荣离不开资本市场改革下未来A股的慢牛化和长牛化,ETF将成为资产配置长期化、多元化的重要载体。

沪港深黄金产业股票ETF和创新药ETF业绩表现突出,年内收益率排名第一的华安中证沪港深黄金产业股票ETF收益为37.25%。而光伏产业ETF数量居多,业绩表现不佳,还有少量科技ETF和美股ETF。业绩最差的是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ETF,年内下跌19.35%。

光伏产业ETF业绩表现不佳,面临政策浮动、原材料波动和市场竞争等挑战。此外,业绩倒数二、三、四名的ETF是三只美股ETF,其业绩受到美股大跌拖累。格上基金研究员指出,光伏产业受政策不确定性、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机构投资者占比大,Smart Beta ETF有望加速发展。Smart Beta在被动投资基础上增加主动投资选股逻辑,目的是获取超额收益、降低风险。Smart Beta ETF具有规则透明、风格清晰的特点,且风险分散,可以避免个股集中度过高导致的波动风险。

ETF火热投资背后的投资风险也逐渐显现,被动跟踪指数的运作模式难以规避系统性风险,规模较小的ETF存在流动性隐患。持有人结构单一、机构投资者占比过大提高了ETF投资风险,当机构投资者因自身资金需求进行大额赎回时,可能对ETF流动性造成冲击。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原标题:ETF规模突破四万亿大关,沪港深黄金产业ETF领涨,光伏、美股ETF业绩不佳)

(责任编辑: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