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公募机构管理规模增长显著,头部效应与行业新机遇并存
AI导读:
一季度,162家持牌公募机构合计管理规模达31.27万亿元,44家机构实现正增长。头部机构管理规模占比高达40.76%,中小机构也迎来差异化发展机遇,管理规模激增。
公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162家持牌公募机构合计管理规模达到31.27万亿元,与2024年四季度末基本持平。其中,44家机构实现了管理规模的正增长。
在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方面,161家持牌公募机构中,规模超万亿元、千亿元、百亿元、十亿元的机构分别有2家、43家、74家、28家,而规模不足10亿元的机构有15家。
头部效应显著
一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前十名的公募机构合计管理规模达7.35万亿元,占比高达40.76%,头部效应极为显著。
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1.31万亿元的非货管理规模位居首位,占比7.27%;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紧随其后,管理规模达1.09万亿元,占比6.07%。此外,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和招商基金的非货管理规模均不低于0.5万亿元。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表示,公募行业头部集聚效应显著,反映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这是市场优胜劣汰和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
在50家非货管理规模增长的公募机构中,4家机构增长金额不低于100亿元。其中,中欧基金增长380.48亿元,环比增幅12.25%;富国基金增长225.53亿元,环比增幅3.44%。
曾方芳认为,头部机构凭借其投研实力、品牌竞争力和资本集聚优势,持续获得市场青睐,同时大规模投入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进一步巩固了市场竞争壁垒。
中小机构规模激增
一季度,公募基金行业稳健发展,44家持牌公募机构实现管理规模正增长,其中4家机构规模增幅超100%。
安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391.38%的环比增幅居首,其次是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增幅达315.00%;苏新基金和易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规模增幅均超100%,尽管这些机构的管理规模均不足200亿元。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一季度科技板块的快速增长为中小公募机构提供了差异化发展机遇,这种结构性机会的捕捉,本质上是中小机构通过特色化产品设计和灵活投资策略实现的阶段性突破。
贾志进一步表示,公募机构需平衡规模扩张与投资者回报,将长期业绩、合规风控纳入核心考核指标,创新开发养老FOF、量化对冲等中低波动产品。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一季度44家公募机构管理规模增长 头部效应与行业新机遇)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