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报科技主题基金业绩分化明显:冰火两重天
AI导读:
公募一季报显示,科技成为几乎所有基金季报的关键词。然而,同为重仓科技股的基金,一季度业绩却呈现巨大差异,有的高歌猛进,有的则黯然失色。科技主题基金的弹性大,业绩表现亦大起大落。
21世纪经报道特约记者庞华玮广州报道
公募一季报陆续披露,科技成为基金季报的热门关键词,几乎所有基金季报都提及了科技。
然而,同为重仓科技股的基金,一季度业绩却呈现巨大差异,有的高歌猛进,有的则黯然失色。
其中,鹏华碳中和主题、平安先进制造主题、永赢先进制造智选一季度业绩排名前三,区间收益分别为60.26%、53.65%、52.32%,它们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AI产业链。
相反,去年的基金冠亚军——雷志勇、金梓才管理的科技基金表现不佳。大摩数字经济一季度收益仅为1.31%,财通景气甄选一年持有则亏损22.63%。此外,一批重仓海外科技股的QDII基金一季度也遭遇重创。
这些科技主题基金业绩波动大,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投资风格和取向。不同风格和取向也导致了它们在不同阶段的业绩差异。
科技主题基金的弹性大,“All in”的赛道风格让基金经理们面临“短期业绩诱惑”与“长期价值坚守”的两难选择。
业绩分化明显
Deepseek的横空出世改写了中国科技在资本市场的命运,几乎所有的基金都在一季报里提及科技,并预言其光明前景。
但一季度科技主题基金业绩相差悬殊,部分基金表现背道而驰。
一季度基金业绩前三名均为科技主题基金,而主动权益基金业绩的最后10名也都是科技主题基金,包括重仓算力的基金和重仓海外科技股的QDII基金。
其中,去年基金亚军金梓才管理的6只基金垫底,不禁让人感叹科技基金的“变脸”速度之快和无常。
科技是一个弹性很大的赛道,科技主题基金业绩表现亦大起大落。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的基金经理张璐在一季报中表示,永赢智选系列作为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工具型产品系列,其高成长性决定了必会伴随较大的市场波动。
张璐指出,面对人形机器人这样一个具有长期向好逻辑的板块,单纯地追高或在市场波动时恐慌离场都不是最优策略。投资者应深入了解和研究该行业及工具型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基于真正看好时再做出投资决策。
“若看好板块未来发展,可以考虑采用定投方式与行业共同成长,熨平短期波动,力争享受行业长期发展的红利。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适当分散投资,从更理性、更长期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张璐说。
赢家与输家
一季度,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表现抢眼,年初至今收益率高达60.26%,全市场排名第一。该基金一季度规模从10亿元增长到109亿元。
该基金十大重仓股都与机器人有关,包括双林股份、中大力德、五洲新春、震裕科技等。
鹏华碳中和主题成立于2023年5月,成立之初就开始重仓机器人概念。该基金成立以来与人形机器人指数的行情走势相似,十大重仓股一季度都是两位数涨幅。
闫思倩表示,2025年以来,多家汽车及零部件公司公告转型具身智能,主流车企都在加入机器人产业化阵营。她指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发展元年。
闫思倩的投资风格以“全仓All in”著称,这种风格带来了一季度鹏华碳中和以60%的收益一骑绝尘,但也造成业绩起伏比较大。
一季度排名靠前的其他绩优基金与鹏华碳中和基金的情况类似,如张荫先的平安先进制造主题收益为53.65%,重仓人形机器人赛道;张璐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一季度收益为52.32%,聚焦人形机器人。
而一季度基金业绩垫底的是金梓才管理的6只基金,收益在-25%~-22%之间。金梓才在2024年收益TOP10基金中有5只是他在管,但今年一季度业绩垫底。
金梓才表示,2025年一季度对持仓板块做了大幅度调整,基本完全减持了海外算力板块,同时大幅增配了国内算力部分。但由于持仓高度集中于AI算力领域,一季度业绩仍然不佳。
有类似遭遇的还有雷志勇,他管理的大摩数字经济2024年以69.23%的收益成为市场第一,但2025年一季度收益仅为1.30%。
总体来看,今年一季度业绩垫底的除了金梓才旗下基金外,相关的QDII基金也普遍表现不佳。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